风光背后,更多的是坚守
手持导游证,免费游览各地名山大川;拿着扩音器,风光无限地为游客讲解名胜古迹;声音甜美,笑容可掬,在游客间穿行;年轻靓丽,自然洒脱,辗转在各个景区之间。在他人眼中,导游是一个集娱乐与休闲于一体的职业,轻松惬意——你真正了解导游的生活和工作吗?你知道他们风光背后的付出和艰辛吗?
“我是因为喜欢才选择了导游这个职业。从开始工作到现在,虽然也遇到过一些挫折,但收获最多的还是快乐。”导游杜小丽这样对记者说,让记者感触颇深。4月11日晚,记者来到我市云梦山景区,体验导游生活。在同吃同住的点滴中,记者体验到了一名导游生活、工作中的苦与乐。
加入导游“卧谈会”
车驶进景区,顺着盘山公路上山。此时天已黑透,虽然司机一再说明经常这样开车,但透过窗户看到路边悬崖,还是让记者有几分胆怯。后来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导游每天都要经这条路上山工作。
记者赶到住处时已是晚上8时,一名叫杜小丽的年轻女导游引领记者来到了她们的住处。可能是由于白天带旅行团在景区内转了一天,杜小丽的声音略显沙哑。记者在和她聊天中得知,不到23岁的她已在景区工作了将近两年。
在导游们的住处,记者看到和小丽一起值班的同事已经休息了。“我们每天进山工作,下班后回山下的家。但考虑到下班后还会有游客过来,就每天轮流值班。轮到值班时,就在山上过夜。”小丽说。
谈话间另一名叫牛菊芬的女孩走了进来,她刚把几名游客送走。“游客们对景区兴趣很大,转了一大圈还意犹未尽,在附近的一户农家饭店吃了饭才走,所以耽搁到现在。”
虽然工作了一天很疲惫,但从牛菊芬的话语里,记者感受到了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她说,自己是云梦山景区的第一批导游,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很多乐趣。曾经有位游客写了首藏头诗,把她的名字嵌了进去:“菊开云梦幽谷深,芬芳朝歌咏千年”,让她很是感动。
当晚记者和她们聊了很多,从她们的言语中,记者感触最多的就是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导游工作的热爱。她们自信的话语,让记者颇受鼓舞。考虑到她们第二天一早还要工作,就没有聊得太晚。睡在静谧的景区内,记者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当个业余导游
记者醒来时已是早上6时30分,导游们已经开始梳洗,为一天的工作而忙碌地准备。小丽告诉记者,不用值班的导游7时40分坐景区的班车从县城出发,大约8时20分就能到景区。在记者下楼之际,她们已经在打扫主景区的卫生。记者也拿了个扫帚,沿着上山的路道清理卫生。这时,不少游客已经陆续进入景区。
简单的早饭过后,记者跟随小丽一同上山。大概数了一下,这批游客有四十多位。带着这么一大批人上山,可不是件轻松事。因为新奇,在小丽讲解的同时,记者也在后面试着为游客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面对游客们五花八门的提问,记者渐渐招架不住。
小丽说,她刚开始工作时也是这样,面对游客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不知道怎样回答;遇到挑剔的游客,也难免会受些委屈。最难的时候,都想打退堂鼓了。“但又觉得自己不能这么轻易放弃,一定要坚持下来。当时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坚持了下来,慢慢地对业务也熟悉起来,对一些意外事件也能轻松应对了。”
小丽的话让记者颇受鼓舞。趁着休息时,又向她请教了许多景区的知识,随后拿起小黄旗,为游客试着讲解一二。这样一来,还真有了点当导游的感觉。更让记者沾沾自喜的是,还真有游客把记者当成了导游,兴致勃勃地与记者谈了很多景区的话题。
一个多小时下来,小丽带游客游览了云梦山的主景区。“这批游客要求导游只讲解主景区就可以了,所以这就算是接待完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活动。”小丽说,她接下来可以到山下等候接待下一批游客了。
骡车上的乐趣
下山的时候,记者遇上了带散客游览的菊芬,她接待的是几位从山东菏泽慕名而来的游客。“带散客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人少好组织。”菊芬告诉记者。记者随同他们一起游览了“五里鬼谷”。
游览中,菊芬告诉记者:“工作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我喜欢在挑战中提高自己,找到乐趣。旅游旺季时一天要接待四五批游客,累得不行。但想想年轻人不能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就坚持下来了。”
因为路程较远,来回都是坐山民的木板车,由一头骡子来拉,简单而原始,让游客充满了新奇。返回景区入口时,记者和这辆在城市里鲜见的交通工具合影之后,也让游客们过了一把“留念瘾”。
吃“百家饭”
转眼已到中午,记者和导游一起来到了景区的职工食堂,师傅们已做好热气腾腾的卤面。吃饭时和工作人员闲聊,才知道原来吃的是“百家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白面都是淇县的百姓自发捐的,是名副其实的‘百家饭’”。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百家饭”,记者顿时有些肃然起敬,一顿简单的饭吃得别有滋味。
因为时间仓促,还没有来得及和她们告别,记者就踏上返回的路程。
虽然一天下来颇有些累,但下山时看着两边的景色,又有了些留恋。短短一天的体验式采访,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导游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记者也衷心地希望她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谱写出更辉煌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