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鹤壁新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泥咕咕之乡”学泥塑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09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泥咕咕之乡”学泥塑

  晨报见习记者 马珂 文/图 漫画 苗苗

  5月的一天,我走在通往浚县杨玘屯村的村道上,开始踏访“泥咕咕之乡”。村道两旁广袤的田野里麦苗青翠欲滴,在村道与天宁路交会处,落成不久的具有中原古建筑风格的泥塑博物馆静静地矗立着。博物馆门前的空地上晒着形如土豆块的黄土块,那是用来捏泥咕咕的黄河胶泥。空气中飘浮着黄河泥土的芬芳,而我似乎听到了不远处泥咕咕哨声的召唤……

  杨玘屯村位于浚县大伾山东麓,算是一个不小的村庄。村西有一条遗迹尚存的紫金堤,静谧地躺在田野间,默默地诉说着这座村落的古老,堤西就是黄河故道。

  杨玘屯村分东西两屯。西杨玘屯村几乎家家都会捏泥质玩具,被称为“泥咕咕之乡”。这座泥塑大师辈出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与黄河胶泥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自隋朝末年瓦岗军在此驻扎后便有了杨玘屯村的村名。当时瓦岗军里有位叫杨玘的将军,率领部下驻扎在大伾山东麓黄河金堤一带,屯兵垦田。劳动之余,将士们挖取黄河胶泥,捏制泥人、泥马,以寄托对阵亡将士的哀思。曾有不少人据此认为泥咕咕起源于隋末瓦岗军时期,直到2008年人们在该村一座汉墓里发掘出汉代泥咕咕,有关泥咕咕起源自瓦岗军的说法才不攻自破。在此之前,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认为隋末瓦岗军时期只是泥咕咕漫长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起始。泥咕咕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的鸟图腾和生殖崇拜时期。

  

  走进泥塑之家

  

  走进杨玘屯村,记者顺着村口一块大招牌上箭头所指的方向找到了宋庆春泥塑工作室。这是一座门朝北的农家小院。小院古朴的木制院门敞开着,有银铃般的笑声从院子里传出来,是孩子们在院子里的树下荡秋千。影壁前,摆着一个旧时太平车的车轱辘。影壁上挂满了表情各异的泥塑脸谱。据说,宋庆春最擅长泥塑人物和泥塑脸谱。

  “进来看看吧!”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子不知何时站在了记者旁边。明白记者的来意后,年轻女子朝屋里喊了几声,一位瘦高个子的年轻小伙子便从东边屋子里走了出来,这就是宋庆春,艺名“魂子”。

  影壁后面有个两米见方、一尺多深的池子,池子底部铺着一层塑料布。院子东南角有个泥砌的圆顶炉子。宋庆春介绍说,那个方形的池子是用来沉淀和过滤胶泥的,而那个圆顶炉子则是烧制泥咕咕用的。

  院子西北角的那两间屋子就是宋庆春与助手的工作室了。现在是农闲时节,正是捏制泥咕咕的时候。工作室里,艺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揉压胶泥,有的捏制外形,有的上彩,有的扎哨孔……。地上、桌子上、木板上摆满了成型或半成型的作品。那些没上过彩的泥咕咕,还未完全褪去泥土气息,朴实无华,别有一番情趣。

  投入到泥塑创作中的艺人们是专注的,无论记者如何拍照,他们都旁若无人。宋庆春正在捏制一只咆哮的虎,那虎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走入宋庆春的泥塑展览室,犹如置身于一幅幅乡村生活的图画中。室内靠墙摆着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古董:一个雕花的木质桌柜,一个老式木箱,一个废弃的老风箱,一个由树桩垒成的平台……仿佛是一个展示民俗风情的舞台。

  随后,记者又拜访了其他几家捏制泥咕咕的人家,其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一户只住着两位老人的人家。这户破旧的院落里堆满了土坷垃,简陋的老屋里住着两位年迈的老人。其中一位胡子、头发都白了,走路要拄拐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他们家屋子里最值钱的东西可能就是泥咕咕了。那些已捏好但还未上彩的泥咕咕在床底下堆成了山。他们家狭小屋子的地面上、窗台上,都摆满了泥坯。因为年迈,他们已经没法下地干活了,平时就靠捏泥咕咕过活。

  

  泥塑世家寻泰斗

  

  告别了宋庆春,往村里走,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菩萨庙。庙门前的石桌旁,几个老人正围坐着悠闲地下棋。一条东西路穿越村子,是村子的主街道。杨玘屯村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从这条路上走过。以前,村子里的泥咕咕每年都是通过这条路被运到浚县的古庙会上去卖。如今,还是从这条路上,村里的泥咕咕已被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

  走进路北第二条巷里不远,是泰斗级泥塑老艺人王蓝田的家,其子王学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记者带着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去拜访王蓝田老人和他的儿子王学峰。那座门头上写有“泥塑春秋”的普通院落似乎比往常显得沉寂了些。院门敞开着,迎接记者的是王学峰的妻子刘凤兰。刘凤兰说,王学峰去县城买颜料了。记者从包里掏出那本高中美术教材,翻到刊有王蓝田老人捏制泥咕咕图片的那一页,说想见一见王蓝田老人。刘凤兰突然神色黯然,继而掉下了眼泪。原来,86岁的老艺人已于今年农历正月初八辞世了。

  被民间艺术界称为泥塑大师的王蓝田,如今已不在了。民间艺术界从此失去了一位元老级的艺人!令人遗憾的是,作为著名的民间艺术大师,作品被高中美术教材收录一事,王蓝田老人生前竟一无所知。泥塑创作已经融入了老人的生命,外在的荣誉在老人看来或许已经无关紧要了。

  从县城回来的王学峰看到这本高中美术教材时也深感诧异。王学峰向记者提起父亲生前的种种,说父亲晚年腰驼了,耳朵背了,但捏泥咕咕的灵巧的手却从没有停过。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泥咕咕养活了我们一家,我是抱着感恩之心在坚持的。”

  在王学峰家的展览室里,记者再次欣赏到王蓝田老人的作品,心情不禁沉重起来。面前这些造型夸张、线条流畅、色泽古朴的泥塑艺术品是老人留给世间的最后礼物。

  和民间艺术家王学峰去取土

  

  村里各家的院子里或是院门旁,大都堆有土坷垃,这已成为杨玘屯村的一大特色。现在村里有十几家常年捏泥咕咕的,而每年腊月,出外打工的村民回到家后,捏泥咕咕的人也会多一些。

  王学峰说,以前家家都捏泥咕咕,后来一些人嫌捏这玩意儿没打工来钱快,就逐渐放弃了。但有一些人始终守着这份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他们不舍得丢掉。而那些坚持下来的,最终都捏出了名堂。

  捏泥咕咕必须要用胶泥,而取土通常要到村边的田野。王学峰开了个小三轮,带着记者一起来到村西的黄河故道取土。王学峰掂着把铁锨下了车,我们来到一处土丘前。他指着近一米高的土层说:“捏泥咕咕最好用这土丘的第二层土。这层土不用沉淀过滤,把它打碎,掺上水,像和面一样和好就可以了。”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层土的颗粒要比上面的土层细,又比下面的土层粗。

  我们把取来的黏土块放在院子里的一块石板上,先用木棍敲碎,然后掺入适量的清水,将泥和熟。和熟的泥就可以用来捏泥咕咕了。

  记者拽了一块和熟的泥,在手里揉着,好像又回到了玩泥巴的童年时代。想着飞禽走兽、天地万物都可以由这一把柔软、细腻的黄泥变幻出来,想着世上万物生灵最终都会归于泥土,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可以用泥土捏出世间万物,感觉是件很奇特的事。

  王学峰说,捏好泥咕咕后,先要晾干,再放到土窑里烧制两天。先用小火烧一天,再用大火烧一天。最后再给泥坯上彩。看来要等一个可爱的泥咕咕出世,还真是不容易。

  

  跟大家宋学海学捏泥咕咕

  

  次日,记者再次来到杨玘屯村,准备跟泥塑大家宋学海学捏泥咕咕。宋学海是杨玘屯村又一位泥塑大家,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

  在所有的泥塑制品里,最容易捏的就是咕咕鸟了,因为它的造型最简单。一团原本没有生命的黄胶泥,在这位民间艺术家灵巧的手里,如变戏法般,三下两下就成了一只形神兼备的咕咕鸟。毫无生命力的泥土在一瞬间便发生了质的改变,有了灵性。再往咕咕鸟已成型的躯体上扎个孔,轻轻一吹,便有了悦耳的声音。这时,记者想起了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团泥巴、捏泥人后,对着捏好的泥人的嘴轻轻吹口气,泥人便活了。对着泥咕咕吹口气,是不是我们的祖先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赋予自己捏制的形体以灵魂呢?

  记者这个不会泥塑的人也想亲自体验一下,可等真把湿润柔软的泥土团在手里时,泥巴却倔强得不听使唤。记者虽然有的是劲,可在一团说硬不硬说软不软的泥巴上却不知怎么使,泥巴在手里没团几下便出现了裂纹。原来泥巴在手里团的时间不能过长,因为手心的温度会让胶泥表层干裂,无法成型。可是初学者通常都捏不快,这怎么办呢?这时,宋老师提来一小桶水,让记者把手伸进去,来降低手心的温度。将双手在冷水里泡过,擦干后再捏,果然轻松多了:泥巴不再那么快就干裂了。“泥巴快裂纹时,在手心里沾点水,再去团泥,也能防止泥干裂。”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果然容易多了,又过了一会儿,一只泥咕咕的雏形终于出来了。看着泥巴在手里逐渐成型,记者不禁喜上心头,觉得泥土竟是如此神圣的东西,怪不得很早以前先人们曾把泥咕咕当做图腾。

  捏泥咕咕,最关键也最难学的就是给泥咕咕扎眼儿,并让它能吹响。因为不响的泥咕咕就如同没有灵魂一样,放到庙会上也不会有人要。给泥咕咕扎眼要趁着泥土还湿软的时候。要让泥咕咕能吹响,里面的学问可不小,扎的深度、角度以及孔眼大小都决定了泥咕咕能不能吹响。音质是浑厚还是清脆,也都在这轻轻一扎。记者拿起一只筷子般粗细的小竹棍,学着宋老师的样子在咕咕鸟上扎了好几回,都吹不响。看来,扎眼儿也不容易。

  夕阳快下山的时候,记者面前已摆了十来个自己捏的咕咕鸟,从最初的四不像,到后来的像模像样,有一只似乎还在歪着头、俏皮地看着记者呢。看着自己亲手捏的泥咕咕,虽然和大师的作品比起来差得很远,但心里仍是美滋滋的。其实,只要用心去做,过程本身就很让人快乐。

  图①给泥咕咕上彩

  图②创作中的宋学海

  图③创作中的宋庆春

  图④上彩后的狮子头

  图⑤记者捏的泥咕咕

  图⑥宋庆春泥塑作品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