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淇河论语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络新闻标题,请少些误导!
养老院
一床难求
不能再漠视大学生的极端行为
开发商演双簧
噪声扰民,有计可施
老年人防范意识须加强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6 月 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新闻标题,请少些误导!

  □王玉初

  在网上看新闻,通常都是快速浏览,如果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就不会仔细去读内容。这种阅读习惯还真应了那句老话——“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而为了吸引网友的眼球,编辑们也很注重新闻标题的制作。

  5月29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大学生就业难使高考降温,全国多数省份考生减少》。乍一看标题,笔者有些纳闷:难道大学生就业难就会直接使中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吗?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笔者一直坚信“知识能创造财富,知识能改变命运”。而且,读书、考大学仍是当前大多数青年改变自己命运的最直接可行的方法。如果中学生都认为读书没什么用,那问题就大了。另外,作个简单的推理,如果大学生就业都难,那高中生呢?

  中国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往往是很舍得投资的。无论条件多艰难,为了保证孩子读书,哪怕是欠债也在所不惜。因为很多父母都吃过没有读书的亏,所以他们更坚信读书有用。如果现在的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因为大学生就业难就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就太糟糕了。何况,放弃了学业的青年漂在社会上,如果找不着工作,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仔细阅读了这则原本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消息,发现记者在文中对“高考降温”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今年考生将减少的原因之一,“高考降温”的原因还有应届毕业生绝对人数减少和课改等。看完全文,笔者明白了,这又是网络编辑们为了吸引人在标题上玩的花样。笔者也注意到,《中国青年报》上的原标题是《今年全国多数省份高考人数减少——“高考降温”的背后》。这个标题显然要客观得多。而网络上出现的那个标题将“高考降温”的全部原因都推到大学生就业难上,岂不是在误导人?

  对于这类哗众取宠的网络新闻标题,笔者虽然平日里见过很多,但总觉得编辑们不容易,作为读者不应该太过苛求,但是,新闻具有很重要的舆论导向功能,标题以偏概全很容易误导读者。由此,笔者认为,网络新闻标题,还是准确为好!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