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影视周刊]探班
上一版3  
《保卫延安》中的“红色”地点
      
版面导航  
上一期  
      
2009 年 6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卫延安》中的“红色”地点

  电视剧《保卫延安》播出后,很多观众都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勇无畏和用兵如神所打动,从而对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产生了兴趣。在剧中,毛泽东带领着中央机关转战陕北,走过了很多地方,这些地名有些耳熟能详,有些却是鲜为人知,但在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意义深远的故事。

  ●王家坪:开始转战陕北 出现时间 第3集

  王家坪位于延安市西北部,1937年到1947年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曾在这里居住。

  1947年3月,国民党的大批飞机在王家坪上空轮番轰炸,毛泽东仍镇静地坐在窑洞里工作。警卫员多次请主席到防空洞去,他总是说:“不要紧,窑没事,厚着呢。”警卫员捡了一块弹片给毛泽东看,他接过说:“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3月18日,延安城内已清楚地听到枪炮声。彭德怀几次催毛泽东撤离,毛泽东却说要看清胡宗南的兵是什么鬼样子再走。下午4点多,周恩来再次请毛泽东动身,毛泽东说:“好吧,吃罢晚饭再走!敌人要来就让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椅放整齐,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的!”晚上8点,毛泽东得知群众、干部、机关已经安全转移,才和周恩来等一起离开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青化砭: 初战告捷 出现时间 第4集

  青化砭位于延安东北30余公里处,现属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在一条约15公里长南北走向的蟠龙川中,当年只有一条公路沿川北上,公路两侧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便于隐藏部队,是进行伏击的理想战场。1947年初春,胡宗南尚沉浸在刚刚“占领”延安的喜悦中,蒋介石更是喜出望外,一面致电嘉奖胡宗南,一面指示南京、西安隆重庆祝“陕北大捷”。

  正在国民党上上下下忙于“庆贺”之际,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政委习仲勋等正在延安东北方向的山沟里查看地形。根据地形和国民党军队部署情况,彭德怀决心在青化砭布下口袋阵,待胡部三十一旅钻进“口袋”后,将其一举歼灭。

  ●靖边:小河会议召开 出现时间 第8集

  靖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明太祖年间(1373年)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曾于靖边县小河村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小河会议。1969年,靖边县对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居进行了维修,建成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旧居内,现陈列着毛泽东使用过的旧木椅一把、油灯一盏和仿制的被褥、用具等。窑洞前左侧有一棵杏树,是当年毛泽东亲手栽种的。

  ●沙家店: 毛泽东恢复真名 出现时间 第22集

  1949年8月6日至12日,西北野战军北上围攻榆林。8月19日,毛泽东来到梁家岔,立刻架通与西北野战军总部的电话线。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我是毛泽东!”自从转战以来,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他的真实姓名实行战场指挥。18日至20日,野战军在米脂西北的沙家店地区歼敌主力整编三十六师两个旅,共6000人。至此,以23万大军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之敌,被歼灭和拖垮近半数,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战场转入内线反攻。

  ●神泉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诞生 出现时间 第25集

  神泉堡村位于陕西佳县县城西7公里处,群山环抱,俗称“五山六沟不漏风”,是一个居住有70多户人家的较大村子。毛泽东旧居处在村子中部一个半山腰的山洼中。1947年8月20日沙家店战役后,毛泽东于9月23日搬到了神泉堡。在神泉堡,毛泽东于10月10日连续写下了两份著名的文件,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分析了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已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令。

  相关链接:毛泽东与“李德胜”

  《保卫延安》中,毛泽东在陕北转战时,化名为“李德胜”。毛泽东一生中,曾用过不少化名。这些化名,都具有特定的历史含意,并与他每个时期的思想发展紧密相联。“李德胜”就是他对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充满必胜信心的一个化名。“李德胜”,取“离得胜”之谐音,也就是“离开以后取得胜利”的意思。当时周恩来也起了个化名“胡必成”,取“吾必成”之意。其他中央首长也都起了化名,任弼时化名“史林”是“司令”的谐音,陆定一化名“郑位”也就是“政委”……(王茂华)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