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 吴晶)今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已结束。有关专家指出,不少地方的试卷作文命题形式开放,贴近生活,总体来讲“让学生有话说”。
“开放式”命题为
考生提供多种路径
北京高考作文题是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多年参与高考语文阅卷的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杨建宇说,这样的题目让人眼前一亮。
杨建宇说,可以把翅膀作为人生的凭借和依靠。在写作中,理性思维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把“翅膀”进行“软处理”,用议论文的方式写人生的信念、理念、追求。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生可以用记叙文的方式对翅膀进行“硬处理”,可以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帮助。
北京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说,今年高考作文命题都很好,都可以用开放、健康来形容,都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
“生活化”命题让
考生关注现实
王大绩认为,山东的“见证”、江苏的“品位时尚”、四川的“熟悉”等题目都很“宽”,在方向上很一致,都非常明确地要求同学从过去那种死背作文材料的模式中出来,去关注现实生活。
对于江西有关“兽首拍卖”的作文命题,王大绩认为这一命题要求考生对任何新的事务都要有新的体验和认识。学生既可以从兽首拍卖回顾国家的耻辱历史,也可以从这一事件引发的争议表达看法。
“多元化”命题体现新课改方向
今年浙江的高考题目是根据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歌词写读后感。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有考生认为以这种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歌曲命题的作文过于老旧,难以写出什么东西。
杨建宇认为,这个题目并不老旧,也不难,仅看歌名就很形象,可以让人联想到个人与祖国、与亲人之间的联系以及感激等很多话题。
两位专家都认为,只有在争论中,在考生与阅卷教师的互动中,语文教学才能完善,高考作文命题才能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改革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