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大江
6月5日8时许,成都市公交集团北星分公司一辆9路公交车在三环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发生燃烧事故。初步统计已有25人遇难、76人受伤,其中特重伤6人。
一起看似简单的公交燃烧事件,为何伤亡如此惨重?它暴露出公交管理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当即赶往现场进行了采访。
从冒烟到起火只有几分钟
6月5日,从城北天回镇进城的市民,把车牌号为川A49567的9路公交车挤得满满当当。8时许,行驶至北三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时,这辆9路公交车突然起火。顿时,浓烟滚滚,大火熊熊而起,惨叫声、哭喊声、呼救声混成一片。
10时许,记者赶到现场,看到事故公交车被烧得严重变形,座位全部被烧焦了。事故路段近300米已戒严,地上有近30米长的带血的脚印。
一名围观群众告诉记者,他刚走到所住的荆竹苑小区8号院楼下,就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一辆公交车上正燃着熊熊烈火,浓烟滚滚!一位老婆婆拉着她的孙女跑过来,她们是从车窗爬出来的,孙女大哭着,她的手被玻璃划破了,流着血。两个小伙子衣不蔽体,满身黑糊糊的,身上是大片烧伤的痕迹……真的好惨!陆陆续续看见有近10人从车窗爬出来了……
据一位当时在事故车上的乘客介绍,事发时,公交车内很挤,他当时抱着孩子在车身前部,忽然闻到一股燃油味,紧接着火苗从车尾蔓延,并迅速燃烧到整个车厢。路过的群众帮助敲碎玻璃,他带着孩子从窗口跳出,才逃过一劫。一位目击者说:“公交车从冒烟到起火只有几分钟,很多人无法往外逃,好惨啊!”
公交车上的救生锤大多不见了
9路公交车共有3道门,在几分钟时间里,乘客一方面可以通过3道门逃生,另一方面公交车有一二十面窗玻璃,这些玻璃砸碎即可逃生……为何没能挽回25个生命?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各种说法。
四川省安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这起公交车燃烧事故,是在车内燃烧的。成都市市长助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说,据有关部门报告,该事故公交车系2005年2月出厂的柴油空调车,已行驶27万公里。
到过现场的市民们说,发生燃烧的公交车是门窗封得严严实实的空调车,绝大部分乘客在起火的时候被困在里面。按规定,这些密封的空调车都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生锤,以备紧急状态下砸开玻璃窗逃生。但在这辆9路公交车上,逃生的乘客讲,他们没有见到救生锤。一名市民说,即使是公交公司配备后被部分乘客顺手牵羊“带”走,公交公司也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保障这些救命救生锤的存在。而现实情况是,公交公司和相关部门对这些安全设施严重忽视。
记者了解到,这辆发生事故的车牌号为川A49567的公交车,早就存在安全隐患。2006年4月,四川一家媒体曾就城市公交应急漏洞专门进行调查,川A49567公交车被点名批评:“许多空调公交车上几乎没有救生锤,有的甚至连底座都没有。”当时,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公共交通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说:“对这个问题,我们会对公交车进行认真检查。”并表示空调车上配备救生锤问题,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监管。但令人遗憾的是,悲剧还是发生了。
车内太拥挤导致逃生困难,是伤亡惨重的另一个原因。据市民们反映,出事的9路公交车经常挤得满的,这样不出事才怪。一名周姓群众说,当时是上班的高峰,9路车线路是火车北站至天回镇,早上从天回镇乘车进城的人最多,8点半以前每一趟车都是满满的。他说:“我在成都生活了好几年,几乎每周都坐9路公交车,太拥挤了。”
惨案暴露公交管理漏洞
悲剧已发生,生命受伤害。这起惨案暴露出公共交通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成都公交车在至今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发生3起燃烧事件。其中,2008年7月29日上午9时左右,一辆满载乘客的650路公交车行驶至驷马桥洪山路时,突然发生燃烧,幸好疏散得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多拉乘客,很多司机几乎都是扯开嗓门让乘客往里挤。比如这辆9路公交车竟塞了上百人,在这样拥挤的车厢里,出现意外时想逃离车厢是非常困难的。
四川省社科院胡光伟研究员说,深层原因在于我们的公交管理,其市场性与公益性的关系难以平衡。现实生活中,公交的市场化往往超过公益性。首先是公交公司管理高度市场化,诸如公交车的发班和回站时间、每公里耗油量、每趟载客人数等,都有明确规定,这些考核指标直接与司机的收入挂钩。在市场经济刺激下,公交司机争分夺秒“抢时间”,容易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
其次,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城市甚至将政府该承担的公共责任转嫁给公交企业。从某种角度讲,这迫使一些公交企业唯利是图,也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