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苗苗 见习记者 渠稳 文/图
是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瘫痪在床已近10年的女儿;是她,精心照料着前夫年近80岁的养母;是她,把刚一出生母亲就瘫痪在床的外孙养育长大;是她用一双手撑起了这个家……这些重担对蔡玉珠来说,是责任、是无悔的付出。记者在她身上感受到了一个女人的坚强,体会到了母亲的伟大,领悟到了无声的大爱……
记者听着蔡玉珠老人的经历,一种敬佩之情涌上心头。环顾蔡玉珠的家,记者发现非常简陋,连最基本的装修都没有,水泥地面,每个卧室都没有装门,只是用了几块布做成了帘子挂在了上面。
记者问蔡玉珠,若干年后如果她没有能力再照顾女儿时该怎么办,蔡玉珠说,对于这个问题她已经想了很久,她会带着女儿一起去养老院终老。
“从前,每当我看到女儿用简单的动作示意我抛弃她的时候,我都会泪流满面。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坚强地挺了过来,因为社会没有抛弃我们。我非常感谢社会对我们的关怀,我们已经申请到了低保。1999年春节时,市委领导还来看望了我和我的女儿,还送过来200元钱让我的女儿好好养病。这些年,还有很多邻居、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都对我和我的家庭给予了很大帮助。谢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现在我的外孙已经11岁了,他也可以帮助我一起照顾他妈妈了。”蔡玉珠老人对记者讲。
(线索提供:郭银生)
感谢社会的关爱
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孤儿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事。”6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福源小区,见到了57岁的蔡玉珠老人,面对记者,蔡玉珠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蔡玉珠1952年出生在上海,在她的记忆里找不到一点亲生父母的影子。上世纪60年代初,她随几百个孤儿一起来到我市,被一个叫王秀英的人收养。在养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蔡玉珠说,“当时家里很穷,我和养父母饥一顿、饱一顿地生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贫穷的生活养成了蔡玉珠坚毅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我能承受的,我都会承担下来,我和养母替别人做针线活贴补家用。后来,我在市造纸厂工作,虽然很穷但我很快乐,在养父母家的20多年是我最难忘的时光。”蔡玉珠老人说。
蔡玉珠在照顾瘫痪的女儿
对婆婆,我无怨无悔地付出
女儿是我生活的全部
1989年离婚后,蔡玉珠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她想过改嫁,可是一想到婆婆没人照料,她就放弃了改嫁的想法。“我婆婆是个好人,她从来没有给过我脸色看,家务活也是和我抢着干,女儿生病时,她夜以继日地照顾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不能不管老太太。”蔡玉珠说。
情感总是不期而遇,一个姓樊的比蔡玉珠大十几岁的男人走入了她的生活,“他主动帮我照顾孩子,我们渐渐有了感情。但我不同意和他结婚,因为我要照顾婆婆和女儿,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可是他说他不在意这些,他会把我婆婆当自己的亲妈看,把我女儿当成自己的女儿。他的话消除了我的疑虑,于是我们在2000年领了结婚证。”蔡玉珠说。再婚后,婆婆不想打扰她的幸福,坚持搬了出去。但蔡玉珠经常去婆婆的住处帮着做饭、洗衣服,依然以母亲相称。
“叫‘妈’叫习惯了,和婆婆一起生活了20多年,多少风雨一起走过,分开真的很舍不得。我自幼就是孤儿,她待我就跟亲妈一样。2007年,婆婆的身体不好,我住的地方有暖气,我就把她接了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这一住就是一年多,今年4月婆婆说什么也不在这儿住了,一心想去养老院生活,说在那儿有伴可以聊天。其实我心里明白是老人怕拖累我,故意这么说的。她在汤河桥联系了一家养老院搬了过去。有时间我还会去看她的,她就是我的亲妈。”蔡玉珠对记者说。
1976年,在养父母的撮合下,蔡玉珠与一个同样来自上海的孤儿结了婚。1976年年底,蔡玉珠的女儿高海霞出生了,新生命让蔡玉珠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丈夫经常不归,婆婆当时任奔流街居委会主任,精力有限。我只好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女儿,我再苦再累只要见到女儿健康成长就十分高兴,因为她是我在鹤壁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她就是我生活的全部。”蔡玉珠说。
1989年,因为感情破裂,蔡玉珠和丈夫离了婚。婆婆也对儿子彻底绝望,和儿媳妇蔡玉珠生活在了一起。
女儿高海霞渐渐长大,和信阳小伙子钱文元结了婚。1997年,正在北京打工的高海霞怀孕了,而此时钱文元却因替人销赃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98年3月,高海霞感染了产后破伤风。产后第四天,她不慎栽倒在了冰冷的地板上,送到北京武警总医院后,高海霞的意识丧失,全身瘫痪。
由于付不起北京高额的医药费,蔡玉珠把女儿接到了市肿瘤医院继续治疗。她每天给女儿炖汤喝,自己却一口也不舍得吃,她和婆婆不分昼夜地陪护着女儿。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依然无法承担高额的医药费,她不得不把女儿接回了家。前夫不管不问,蔡玉珠看着生命垂危的女儿想到了自杀,她拿着绳子上吊了两次,都被人及时发现救了回来。
买不起吸痰器,她就和婆婆一人拿一根管子,嘴对嘴帮女儿吸痰。她和婆婆四处求医问药,为女儿熬制各种中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后,女儿终于能自主呼吸并有了意识。她吃力地对蔡玉珠喊了声“妈”,蔡玉珠哭了,忙碌了一年多,终于把女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照料瘫痪的女儿和襁褓中的外孙是蔡玉珠生活的全部。每天早晨五点多,她起床给外孙喂奶,然后给女儿穿衣服。每天晚上她先把外孙哄睡,再把女儿从轮椅上抬到床上让她睡觉。现在,女儿的大脑已经萎缩,四肢也不能动弹,吃饭需要一口一口地喂,就连大小便也不能独立完成。女儿在床上一躺就是10年,蔡玉珠一照顾就是10年,这10年来蔡玉珠毫无怨言。“这是我的女儿,我照顾她是我的责任,我会照顾她直到我不能动的那天为止。”蔡玉珠老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