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钩沉/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南海里的非机密逸闻
Q个姐姐当太太
无标题
无标题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南海里的非机密逸闻

  丁楼东头的一幢二层小楼,是中南海多数孩子都熟悉,都能讲出相关故事的一个地方。

  门厅北面是厨房,也就是后来的西小灶。南边,用如今的话说可称为多功能厅,当年就是既做餐厅,也当会议室,还用作娱乐场所,数功能并举。

  1959年以前,在此吃饭的有几家,刘少奇家、朱德家、彭德怀家、杨尚昆家,邓小平家有时也来这里吃饭。其他的人家,多是把饭菜打回家去吃。偶尔,例如过年过节的时候,中共中央的其他领导人也会来这里聚餐。

  在西小灶吃饭的几家中,人口最多的是朱德家。50年代中期以后,朱德女儿朱敏的孩子健健、窝窝陆续出生了,朱德和康克清也把这两个外孙,留在中南海里抚养了一段。加上早在这里的朱援朝、朱和平,以及从四川老家接来的孩子,就有十多个人了。

  一旦朱德老两口带上这十多个孩子,一张桌子就挤不下了。那热闹的场面,堪为中南海西小灶的壮观一景。同在这里吃饭的刘源说:“朱老总家人若是聚齐了,就得坐两大桌子,上菜都得用盆端。”

  因为朱德家人多,所以吃饭时做的菜也多,每份菜的量也大。同在西楼小灶吃饭的杨尚昆和朱德是四川老乡,口味相近。在小餐厅,他常常笑呵呵地端着碗,离开自家的餐桌,跑到朱德一家的餐桌来,尝尝这个盘子里的,拈点那个盘子里的,嘴里一面嚼着,一面不住地说:“嗯,嗯,好吃,好吃,还是你们家的菜好吃。”

  纯粹就手艺而言,刘少奇、朱德、杨尚昆三家的厨师,都有自己的绝活儿。而且谁家做了师傅最拿手的菜肴,都会主动地招呼其他家来共享。

  杨尚昆在非工作的场合特别活跃,哪儿有他哪儿就特别热闹。他比朱德小21岁,在和总司令开玩笑时,还是很注意把握分寸的,可当朱琦来吃饭,他和朱琦逗乐的时候,便没了顾忌。

  每当杨尚昆得到或买到什么稀罕的玩意儿,就会拿到西小灶餐厅里来,给大家展示。1964年,上海首次试制出比肥皂盒略小的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是熊猫牌的,这在当时是令人惊异的。因为此前,日本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宫本显治,曾送给朱德一架非常高级的日产半导体收音机,有一个旅行包那么大。(摘自《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

  每当放映电影的时候,来看的人还是不少的,通常是住在西楼附近的人家和在西楼工作的干部。临开映前,在门厅买票入场,不论什么片子,放一部还是两部,都是两毛钱一张票。

  放映厅的地板是木质的,只是在沙发前铺有地毯。多数男孩子看电影,从不老实地坐后面的椅子,他们觉得坐后面看效果不好。前面的大沙发都知道是为谁摆设的,即使没有首长来,也不会去坐。所以,孩子们通常都趴在沙发前的地毯上看。

  沙发前的这块地毯,是孩子们平等相处的见证。不论是谁家的孩子,只要想在前面看电影,就都在这块地毯上打滚儿。刘少奇的孩子、朱德的孙子、李富春的外孙子……无不如此。放映苏联电影《攻克柏林》那晚,因片子比较长,电影结束时,地毯上躺了一片睡着了的孩子。

  在此看电影次数稍多的,有刘少奇一家、朱老总一家、董老一家、邓小平一家、李富春和蔡畅。和在春耦斋一样,杨尚昆此时成了西楼电影院的常客。

  田家英的女儿曾立和曾自说:“在西楼看电影老碰到杨尚昆,一碰到他,他就拍着沙发对我们说:‘快去叫你们的爸爸来看电影,别一天到晚老写啦。’”

  王稼祥夫妇,是到西楼电影院看电影次数最多的首长之一。他们夫妇给人的印象是从来也不坐第一排沙发,而是坐第二排。再有就是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们对朱仲丽的打扮印象深刻。

  她总烫着发,略施粉黛,衣着也比较洋气,也许是在外国做大使夫人要讲究这一套的缘故吧。在中南海里平日像她这样打扮的夫人不多,与康克清、任弼时夫人、董老夫人、张际春夫人、胡乔木夫人比,就显出差别。“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特别丑化王光美,实际上王光美的朴素大方,在中南海里倒是很突出的。

  并不是每个片子,都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如果不打仗、不抓特务、也不逗乐,男孩子们就该环顾左右而自寻其乐了。那时几乎每个男孩子都自制有崩弓枪,对电影没情绪的时候,就用崩弓枪制造情绪。

  他们崩放映机射出的光柱,黑色的小点子在光柱间飞来飞去;或把画面上的某个人当假想敌,一起射击,于是在前排的人就会听到银幕发出“噗噗”声。

  偶尔他们也会恶作剧,向观众射击。一次,刘少奇来晚了,他弯腰向前排的沙发摸的时候,有的孩子就向他射击了。那是冬季,刘少奇穿着呢子大衣,纸弹打在身上他并没有感觉。可警卫人员听到了声音,四下搜寻起来。刘源这才发现,被击中的是自己的父亲,连忙悄声传话:“别打啦,是我爸!”

  在西楼电影院里,还发生过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这里要说到中南海里孩子重名的故事。田家英女儿曾立的小名叫小英;陈伯达的一个女儿,小名也叫小英;曾担任过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张际春,也有一个女儿小名叫小英。

  一次电影开映,因为孩子都没有老老实实地和家长坐在一起,一位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女儿,“小英、小英”地喊了起来。这下可好,三个小英不约而同地从地毯上爬了起来,齐声答应:“哎!”把在场的人都给逗乐了。

  新中国初建时,中共领袖和中央办公厅机关搬进中南海,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以插空安排舞会的方式,使领袖们松弛一下,运动一下,消除疲劳。

  舞场上的焦点,是几位最高领袖和他们的妻子们。所以一追溯春耦斋的舞会,孩子们就会记忆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如何如何。

  每次舞会都准时到场,又准时离去的,是朱德朱老总夫妇。他们总是在8时15分左右,舞会开始了一会儿后,悄然走进春耦斋。

  舞场上的朱老总,常穿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脚上则习惯穿黑色软底布鞋。他的夫人康克清通常穿一件蓝色便服。他们俩人一进舞场,就随着乐曲起舞,跳得很默契。走着舞步的朱老总总是面带微笑,人们形容说和他标准像上的笑容一样。

  已经是60多岁的朱老总,跳几支曲子就要休息一下。间歇的时候,他会邀舞伴坐在他休息的沙发旁,轻松地聊一会儿。

  9时15分左右,康克清会提醒朱老总,休息的时间到了。“好,再跳最后一个。”碰上朱德兴致特别高的时候,他会提一点小小的请求。有时,朱老总的最后一个舞不一定跳到曲子终了,便和康克清走向衣帽架,取下衣帽,像来时一样悄然退场。

  刘少奇到春耦斋跳舞的时间好像没个准,有时舞会还没有开始,他就和夫人王光美来了;有时则到朱德夫妇走了,他们两口子才来。

  到场早时,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向认识的人点头致意,和熟人握手寒暄。当乐队奏起舞曲,刘少奇都是和夫人王光美共舞第一支曲子。

  在舞场的刘少奇也常常是一脸的严肃,对此连孩子们也发现了。跟着叔叔、阿姨们学会跳舞,听到春耦斋的音乐就忍不住要去凑热闹的周秉德,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都跳过舞。她说刘少奇:“舞姿很优雅,舞步准确轻快,但是他仿佛不太会笑,话也不太多。”

  毛泽东一般也是在开场以后才到,但有时他到得很晚,要10点钟左右才来。

  如果乐队得到毛泽东就要进舞场的通知,音乐就会戛然而止,场内的灯光也会全部亮起来。到舞会次数多的人,遇到音乐突然停、灯突然全部亮起来时,就知道是毛泽东要进来了。

  毛泽东的到来,往往能使舞场的气氛为之一变。这种变化并不表现为外在场面的热烈,而是人们内心的、精神的变化。正如一位舞会参加者描述的那样:“舞场的气氛也更活跃、更庄重,满场的人都兴高采烈,都在微笑,但却听不到任何嘈杂、喧哗声。”

  乐队为毛泽东奏起的第一支曲子,通常是《浏阳河》。乐曲响起来,毛主席就带着挤在最靠近他身边的女同志步入舞池,四周的人也纷纷随之下场,舞会渐渐进入高潮。

  关于毛泽东的舞姿,我们还是听听做过毛泽东舞伴的人们的评价吧。

  “毛主席的舞跳得极其有‘份儿’的,他把陕北大秧歌和类似迪斯科的动作融进了交谊舞中。这在50年代的交谊舞中是很少见的,纯粹是毛泽东特色。”

  人们对舞场上的毛泽东的印象,更深的是他身材的高大,几乎所有的舞伴,都比他低大半个头甚至一个头;另一个就是毛泽东的长腿大步。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