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钩沉/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抗清女将秦良玉
Q个姐姐当太太
      
版面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清女将秦良玉

  秦良玉故居——石柱   太保祠旧照

  比武招亲成土司夫人

  

  秦良玉是一个秀外惠中的女子,因此择偶眼光非常高。当时,忠州纨绔子弟曹皋看上了秦良玉,被秦断然拒绝,后来曹皋加害于她,以秦良玉支持抗税斗争之名将其打入大牢。

  出狱后,秦良玉在家中搞了一次比武招亲,曹皋也来应征,他自然不是对手。在这次招亲中,秦良玉相中了石柱土司马千乘。

  马千乘并不是苗人,他祖籍陕西抚风,因祖上建立了战功,被封为石柱宣抚使,官职世代沿袭,最后传到了马千乘身上。马、秦两家联姻,无疑是典型的政治婚姻。但因石柱地处偏远,时有叛乱兴起,所以宣抚使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训练兵马,维护安定。秦良玉嫁到马家,便有了用武之地,她协助丈夫精心练兵,为丈夫施展一身的文韬武略。而马千乘也并不反对妻子参与军事,夫唱妇随。

  

  威镇四方的“白杆兵”

  

  除练兵了得,秦良玉还是一位武器专家。在秦良玉手下,有一支数千人马、手持白杆长枪的精锐部队——“白杆兵”。

  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白杆长矛是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马千乘就靠着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威镇四方,使石柱一带长年太平无事。

  万历26年,秦良玉作为女将军,第一次参与了实战。这一年,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9个部落举旗反叛,播州在现在贵州省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依仗着天然屏障,猖獗一时。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官军,合力进剿。马千乘与秦良玉率领3000名“白杆兵”也在其中。几经交战,叛军无力招架,退守播州,城外设下5道关卡,分别是邓坎、桑木、乌江、河渡和娄山关。

  攻打邓坎,秦良玉率领500名“白杆兵”为主力,在战场上生擒敌将杨朝栋,攻克邓坎。接着又顺利地拿下了桑木、乌江、河渡三关,直达播州外的娄山关。为攻克娄山关,马千乘、秦良玉并骑奔敌,在正面吸引敌军注意,而命其他“白杆兵”将士从关卡两侧的悬崖处,凭着白杆长矛首尾相接,攀越上关,对敌军形成合围。叛军大败,娄山关也被攻克。娄山关既失,播州无险可守,被官军收复,杨应龙全家自焚而死,叛乱平息。

  这一战,秦良玉名声大振。但是,在班师凯旋的路上,由于天气炎热,马千乘染上了暑疫。回到石柱后,又因接待不恭,得罪了内监邱乘云,被设罪投入狱中。在狱中,因得不到治疗调养,马千乘病重而死。马千乘死后,朝廷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官职。

  

  崇祯亲题四首赞美诗

  

  明朝天启七年,明熹宗天启皇帝驾崩,明思宗崇祯皇帝继承大统。此时,清兵入侵,朝廷诏令天下诸军“救急”,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取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她的部队与清兵在京师外围相遇,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开始了激烈的厮杀。

  年已55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枪,威风凛凛,锋刃所过之处,清兵不是人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见主帅如此英勇,“白杆兵”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打得清兵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乘胜追击,接连收复失地,解救了京城之围。崇祯皇帝听到捷报后,派特使犒军,并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赐一品服、彩币羊酒。

  这次召见,崇祯皇帝亲自赋诗四首,赐给了秦良玉,以示褒奖:

  其一: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凭将箕帚扫胡虏,(其玄孙马宗大在乾隆时为违祸,把原文三个字“扫胡虏”挖去),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皇帝亲题4首赞美诗,给予了秦良玉极高的评价,这实在是一件难得的殊荣,秦良玉叩谢圣恩后,班师回石柱。这一次,是秦良玉戎马生涯中,获得的最显赫的荣耀。但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却是彻底败亡的开始。这次北京之战,崇祯皇帝在褒奖秦良玉的同时,处死了辽东督师袁崇焕,使得明廷再无一人能够负担起抵抗清兵的重任。

  

  古稀之年驰骋疆场

  

  崇祯13年,起义军张献忠部进入四川一带,秦良玉率领“白杆兵”连战连捷,解太平之围,扼张献忠部将罗汝才于巫山,斩东山虎于谭家坪,使张献忠的军队吃了不少苦头。然而,面对着潮水般的义军,英勇善战的秦玉良也只能哀叹“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崇祯17年春,张献忠兵围夔州。秦良玉率军支援,因寡不敌众,全军溃败。不久,四川全省被张献忠占领,秦良玉退守石柱。这时的石柱孤立无援,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小舟,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秦良玉下令:“有从贼者,族无赦!”分兵镇守四境。张献忠对四川各地土司都成功招降,却“独无敢至石柱者”。

  此时,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景山,随后,清兵入关。南明朝廷与大顺、大西军开始了联合抵抗清军的战斗。

  1646年,在福州称帝的南明隆武皇帝为秦良玉加“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挂“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印,奉诏抗清。74岁的秦良玉决定再次驰骋疆场,但不久便传来郑芝龙叛明、隆武帝遇难的消息,未能成行。

  第二年端午节,秦良玉在阅兵之后,刚一下马,便“身倾,遂殁”,享年75岁。这位“鸳鸯袖里握兵符”的女将军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中新)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花木兰”,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正式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代夫出征,北上抗清,战功卓著,《明史》专门用了一个章节《秦良玉传》来记录她。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