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和腐败”
践踏了什么?
基本药物制度惠民靠细节
基本药物制度
关键在于强制性
景区门票涨价
悠着点
基本药物从目录走进处方更关键
别让基本药物也“消失”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09 年 8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基本药物也“消失”了

  □马红漫

  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最终能否真正起到抑制药价的作用,公众仍需拭目以待。其实,有关部门针对药品零售终端的限价举措并非首次,但几乎每次都会落空。那些出厂价仅几毛钱的药品,经若干流通环节后,往往要以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面世,这种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了。由此,市场难免对此次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实施效果产生质疑,甚至担心基本药物也会“消失”。

  表面看来,限价药品之所以会迅速“集体消失”,是由于其特殊商品属性所决定的。药物本身需要在医生的引导下使用,而信息的不对称致使患者并不具备自行决定用药品的能力。药物之间的替代性由医生的偏好决定,所以医生掌握着市场供给的主动权。由此,实际使用药物品种的选择权仍然留在医生手里。赋予医生处方权本是为患者用药安全考虑,但最终却演变为把控药品使用的“指挥棒”。所以,一旦该“指挥棒”出现集体转向,某种药品在临床上“消失”就极有可能。

  事实上,从根源上讲,药价高的背后是医疗机构赢利模式的痼疾所致。一直以来,国家财政对医疗体系的支持力度十分弱。在现行的医药一体化体制下,药品经营成为医疗机构维系日常运转并谋取赢利的核心领域。而且,现行监管制度对药品暴利现象的约束力度偏弱。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里,虽然要求公立医院必须把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比例,但在具体比例方面并无硬性要求。由此,医疗改革举措一旦触及药价这一敏感的神经,医疗机构便会对相关药物采取“回避”战略,转而青睐一些不受政策约束的高价药物。

  可见,财政投入不足才是国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要“以药养医”模式存续,任何调控药价的改革都会如同隔靴搔痒,难以最终奏效。

  有媒体近日报道,广东省将首先在深圳、湛江和韶关三地公立医院开展收取医师服务费的试点工作,在3至5年内逐步取消公立医院15%以下的药品加价,改为收取医师服务费。此举首开“以技养医”的先河,可谓具有“破冰”意义。然而遗憾的是,类似的尝试只具有零散的区域特征,并未成为整个医疗体制改革的侧重点所在。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医疗机构赢利模式才是横亘在药价改革与公众福利之间的顽石。如果不对财政投入体制进行彻底改革,那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疗机构仍然会本能地保护其既有利益。这将会是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