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交锋·
·世间百态·
“回炉”读中职值得鼓励
“裸晒”——范本还是孤本?
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官二代”的张狂让人想起高衙内
“我爸是××”也是举报信息
是谁让他们重读中职?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裸晒”——范本还是孤本?

 

  “请客三桌,1269元;购酒一瓶,88元;信纸一本,1.5元……”今年3月,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上逐笔公开账目,很快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样的“裸账乡”在中国到底是范本还是孤本?能坚持多久?大量网民都在关注。(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吴龙贵

  

  顶着“中国第一个全裸乡政府”的光环,名不见经传的白庙乡以火箭般的速度声名鹊起。这期间,白庙乡收获的掌声和赞美可谓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与其说这是对白庙乡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的一种褒奖,其实不如说这是对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整体滞后的一种倒逼。正如知名网友吴君民所说,这只是“在先进技术手段之下,突破惯例多走的一小步”而已。

  但即便是这“多走的一小步”,都走得如此艰难和孤独。再耀眼的光环也有褪色的一天,再激情的赞美迟早也会疲劳。半年多以后再来审视,我们会发现,白庙乡还是那个白庙乡,依然在执着地吃力地一笔一笔地公开着财务账目,但围观的人群却已经散去,曾经堪称壮举的“裸晒”在仅仅几个月之后就已经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旧闻。

  事实上,自白庙乡推行“裸晒”以来,与民意和舆论的赞美相伴而生的,就是来自官方和上级的抵制和排斥。该将“裸晒”进行到底,还是见好就收?摆在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面前的,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这样的担心很快得到验证,“裸晒”3个月后,白庙乡政府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频频碰壁,来白庙乡的上级部门人员与以往相比减少了一半,“许多客人常常饿着肚子就走了”。

  就算我们乐观地认可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多次表示的,上级党委政府不会因为晒账本而减少对白庙乡的政策、项目支持,但如果没有效仿者和跟进者,“裸晒”不能成为制度常态,就把你一个乡搁在那儿,晾着你,白庙乡的“裸晒”改革就已经宣告失败了。白庙乡在被捧上神坛的同时,其实也等于跌入了祭坛。

  范本还是孤本?这是白庙乡“裸晒”之初舆论提出的疑问。如果是范本,这勇敢的一小步能唤起权力的后知后觉,从而拉开政务信息公开的序幕,真正实现温总理近日再次强调的“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那么白庙乡“裸晒”的意义可以很大;但如果只是孤本,那么白庙乡“裸晒”的意义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只能在异样的不怀好意的目光下自生自灭,如流星划过夜空,不曾留下丝毫的痕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