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海寅
晨报讯 今年以来,浚县工商局创新消费维权模式,强化“四个延伸”,构建消费维权长效机制,使消费维权由后台走向前台,维权执法工作水平得到提升。10月19日,记者从浚县工商局获悉,截至9月底,全县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点)已受理消费者咨询1050人次,申诉举报425起,成功调解各类消费纠纷31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12万元,实现了解决各类消费纠纷不出商场、不出村镇、不出社区,使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发挥整体优势,由“单打独斗”向“集体会诊”延伸
面对消费维权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该局组织各职能股室进行集体“会诊”。各职能部门直接办理业务对口的消费者申诉案件,进一步理顺职责,明确分工,发挥了整体优势。对疑难问题,该局立即组织职能部门商讨,群策群力,使申诉、投诉案件快速、高效、便捷地解决。
创新维权方式,由“上门投诉”向“下访服务”延伸
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各类申诉、举报、投诉不断增加,为更好地提供维权服务,浚县工商局在全县实行接诉接访制和特派员制,完成了由群众“上门投诉”向工商人员“下访服务”转变。零距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使消费者认识到工商机关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
打造维权体系,由“正规部队”向“业余兵团”延伸
该局在充实消协工作人员队伍和构筑县、乡、村12315投诉举报网络平台的同时,积极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协调,推行乡(镇)建立消协分会,村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形成了“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一会两站”建设模式。该局在全县9个乡(镇)的400多个行政村及社区、学校、超市等场所建立了“一会两站”,挑选文化素质高的党员、干部等积极分子任“一会两站”工作人员。这支监督市场的“业余兵团”,成为了工商机关搞好执法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搭建互动平台,由“独角戏”向“大合唱”延伸
所谓维权互动,就是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和经营者、消费者三方面的作用,监督指导和自我协调相互结合,共同规范和完善经营行为,满足消费者正常的维权诉求,从而改变过去只有工商部门唱“独角戏”的现状。由“独角戏”向由工商人员、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延伸,使执法维权效率大大提高。除此之外,该局还开通红盾维权专网,开设在线投诉举报、短信投诉举报、维权站工作人员网上工作平台等功能。通过网上受理投诉、网上反馈、网上调解,截至目前,该局已成功受理网上投诉举报13起。(线索提供:王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