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胡耀邦在家乡的日子
袁世凯在临终时抱怨:杨度误我
袁世凯:他害了我
袁世凯称帝的幕后推手
图中穿白衫席地而坐者为胡耀邦。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世凯在临终时抱怨:杨度误我

 

  袁世凯称帝,还与“筹安会”的“六君子”、“十三太保”关系至为密切。“六君子”指杨度、孙毓筠、李燮和、刘师培、胡瑛、严复,他们在1915年8月14日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鼓吹帝制。“六君子”加上梁士诒、张镇芳等7人,合称“十三太保”。

  袁世凯在临终时抱怨:“杨度误我。”杨度就是“十三太保”中的首要人物。1915年4月,杨度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君宪救国论》,呈递袁世凯,袁大为赏识,于5月底特地颁发亲笔题写的“旷代逸才”4字匾额一方,赏赐给了杨度。

  “十三太保”当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梁士诒。梁士诒号称财神,在民国时期担任总统府秘书长、铁路总局局长、交通银行总理等,是交通系的主要魁首。起初,梁并不热心帝制。袁世凯曾14次探询梁士诒对帝制的看法,梁都假装不解,仅有一次向袁直接表白道:眼下大总统的权力比各国君主要高,所不同的是子孙没有继承权,可继承权恰恰对子孙后代有害啊,历代帝王哪有像清代这样安然退位的呢?为改变其态度,袁世凯、袁克定决定向交通系开刀。

  一天,袁克定约见梁士诒,单刀直入,问:“变更帝制,肯帮忙否?”梁见来者不善,回答:“容考虑后再作答复。”回去后梁就召集交通系人员开会,明确指出:赞成不要脸,不赞成就不要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头之不在,哪有脸面?讨论结果,大家觉得还是要头的好,并且一致认为,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得彻底。次日,梁回报袁克定,表示要全力以赴,以策前驱,用钱就包在自己身上,并提供了推动帝制的路线图,袁克定大喜过望,乐不可支。

  除了“十三太保”之外,还有一些人对袁称帝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日、英等国的公使,多有赞同帝制的表示。

  (据《北京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