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移动的棺材”的论调,已经出现了几十年,历史上,虽然不乏航母被击沉的案例,但最传奇的,莫过于越战时期越共游击队的蛙人炸沉一艘美国航母的行动。
【战争升级】
越共游击队瞄上美航母
二战结束后,法国为恢复殖民统治,在英国支持下重返印度支那,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临时政府发生冲突。战争持续到1954年,交战各方签署日内瓦协议,确定越南南北方以北纬17度线暂时分治,统一国家的选举则在1956年举行。但由于美国支持在1955年南越政变后上台的吴庭艳,全国大选的条款美国和南越都没有签署。到了1959年,北越决定用武力统一越南,派出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1960年,南越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成立,1961年,它将南方的各种武装力量统一,组成了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
同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美军特种部队进驻越南,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美国不断增加在越南的驻军。但由于当时的北越几乎没有海军,所以,美国海军的负担很轻,主要是配合陆上作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运送大量武器和装备到前线。于是,包括“卡德”号航母在内的美国第七舰队的许多舰只,纷纷改头换面成了运输舰,往返于基地和越南西贡附近的芽庄港。
尽管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是由北越支持成立,但在名义上以及组织上是独立的,且被许多国家承认。在战争前期,力量弱小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简称越共游击队)多采用非正规战术,以夜袭、地道战、埋设地雷等方式打击美军和南越伪军。逐渐地,被高度保护的“卡德”号进入了越共游击队的视线。
【化装偷袭】
美军防备松懈吃了大亏
“卡德”号护航航空母舰属于美国的“博格”级,是1942年用C-3型标准货船的船体改建的,舰长151.2米,吃水7.9米,航速18节。全舰防御火力仅由2座127毫米单管炮和数座40毫米和20毫米炮构成,舰载机搭载数量也仅为28架。越共游击队发现,虽然“卡德”号的官兵刚到越南时非常警惕,但随着安全运输次数的增多,官兵们的警惕性不断降低,航母靠岸后,不少官兵登岸游玩,而舰上的警戒哨和武器射击位虽然总有人把守,其实是外紧内松,晚间这一情况尤其严重。根据游击队的情报,1964年5月1日“卡德”号将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运来直升机、军用卡车和武器弹药,然后停泊在西贡芽庄港。因此,越共水上特工队决定一举拿下“卡德”号,并把攻击时间定在了5月2日凌晨。
越共游击队先化装成南越伪军,乘坐暗藏磁性水雷的卡车于5月1日夜混进了芽庄港。次日凌晨,在港内内线的配合下,由6名蛙人组成的特工队走进靠近航母的一间小屋里,其中两人换上潜水服,然后乘坐一艘带篷的小舢板慢慢接近“卡德”号。在距离“卡德”号2000米的警戒线时,两名蛙人下了水,抵达后,按照事先已经侦察过无数遍的情报,找到航母的动力舱位置,然后将磁性水雷贴在舰体上,设定好时间后迅速离开。
特工们撤离没多久,水雷就爆炸了,一下把排水量1.5万吨的“卡德”号炸开一个8米长、1.2米宽的口子。还未待修复,海水已迅速灌满舰体,导致舰体迅速倾斜。尽管熟睡的美军官兵许多人成功逃离(仅5人死亡),但“卡德”号航母以及航母上的数十架直升机以及大批战争物资却一同沉入水底。据“卡德”号的消防员约翰·麦克唐纳回忆,由于爆炸的威力巨大,连航母的锅炉都被完全破坏,失去作用,仅仅20分钟后,航母就沉了下去。
【实力强大】
越共水上特工部队
战果辉煌
越共游击队组织的蛙人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情报准确。侦察人员在芽庄港附近活动了数月,才寻找到这一最合适的目标;二是选择地点正确。港口虽然驻有美军,但毕竟不是重兵把守的地方,而且由于频繁运送货物,比较容易浑水摸鱼;三是选择武器恰当。使用的苏制6.8千克磁性水雷,体积小,便于携带和精确放置,破坏威力大;四是选择了水下攻击的办法。据麦克唐纳的回忆,当时“卡德”号的水兵阻止水下攻击的办法仅仅是时不时地朝水里扔几颗手榴弹。“卡德”号事件后,美军加强了在港口停泊处的防卫工作,美国海军有争议的“海洋哺乳动物项目”(比如用海豚执行水下巡逻任务)就是这些努力的一个分支。至于“卡德”号,在沉没两周后就被吊起修复,很快重新投入使用,直到1970年退役。不管怎样,这次炸沉航母反映了越共游击队水上特种作战的强大实力。炸沉“卡德”号后,越共游击队居然再次主动出击,当天又设法用手榴弹炸死、炸伤调查该事件的8名美军。此后,越南抗美武装力量在水上特工连基础上成立了“126水上特工团”,并于1975年扩编为“126陆战旅”。整个越南战争期间,越共水上特工部队共炸沉美军和南越军队舰船近1000艘,战绩可谓辉煌。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