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日前,杭州市规划局就一起“绿地变高楼”事件举行听证会,面对居民种种犀利的提问,规划局官员招架无力,最后强行结束会议。(1月7日《新闻晨报》)
官员之所以“落荒而逃”,显然还是因为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一方面,规划局在听证会之前的功课没做好,结果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另一方面,这次听证会没像以前那样请专家做“托儿”,所以才会演砸了。当然,值得规划局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说怎么就没想到居民提的问题会如此犀利呢?
当听证会越来越像聋子的耳朵——摆设,继而使听证沦为民意秀之时,却发生了官员被气走的雷人一幕,无疑很出人意料。然而,通过解剖气走官员的听证会这只麻雀,我们会发现,一场听证会能够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结局,关键在一点——不走形式。
是啊,与以往听证会召开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结果,乃至于“回忆式听证”大行其道之时,打开大门让每个人都能走进来,同时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这场听证会的亮点。在这场听证会上,只有官员与民众,而没有以往听证会上“被代表”的代表。也正是因为相互之间“直接交锋”,所以民众才能把想说的话、要提的问题都说出来。
期待听证会都能不走形式,打开大门让每个人都能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