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让捐者知道钱去了哪里
V
公车的颜色与百姓的眼色
崔炳文 著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车的颜色与百姓的眼色

 

  C

  artoon

  世相漫议

  □连海平

  

  广州市“两会”上传出消息,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经批准非公务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拟按照每公里1.5元~1.7元收费。(详见本报昨日5版)

  给公车装GPS防止“私奔”,表明了广州对遏制公车私用的决心。不过,对于某些曾“身经百战”,破解过无数法律法规、红头文件的人来说,逃避小小GPS的监控,他们恐怕也会信心满满。尽管如此,装GPS、多一点监管总比少一些好。

  如果说公车有偿使用是一道多元多次方程式,那么其第一步必须解决“公”与“私”的界定。“公”与“私”本不难厘定,不论哪一级别官员,除了上班、出差、开会等公务,其他都是你的私事。而在公私不分的情形下,无事不“公”,无时不“公”,吃饭唱K、送儿女上学、陪老婆逛街……都成了“公”事。第二步则要确定监督主体。公车私用,谁来监督?除非给每一位公车使用者都配一位监督员,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贴身监督,否则只有天知道我们的官员成天开着公车在干什么。第三,即使上两步都得到精准的答案,有偿使用的钱交给谁,仍是一道事关成败的关隘。如果“靠自觉”,把钱交回自己单位,岂不是在玩左袋入右袋的游戏?

  举目国内,公车治理就像公款吃喝一样,越治越凶,难有建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往的治理多局限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微循环。众所周知,人与公权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总在挣脱外界束缚,扩充权利空间,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不仅要靠权力的内部制约、自我克制实现公车的善治,更要善于利用公众监督这个成本更低、效率却不低的渠道。

  正如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给公车喷上特殊颜色或者标志,像出租车一样,让公众一目了然。相信稍有正常思维的公车使用者都会明白,开这样的公车去桑拿按摩、接送子女上学等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如果再进一步,像于建嵘发起“随手拍”行动一样,倡导公众手机拍摄公车私用,可以想象,公车私用现象一定会大为改观。而且,依靠群众监督绝对是一条成本最低、效益最佳的路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