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费陷阱之售后服务篇
淇河晨报分类信息
服务百姓民生
聚焦消费陷阱之预付消费篇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消费陷阱之售后服务篇

 

  □晨报记者 王帅

  核心提示

  在选购商品时,销售人员是否会主动向您介绍关于商品售后服务的事项?即便您在购买时会主动了解售后服务事项,但您是否“了”而又“解”呢?而在您购买商品后,商家又是如何履行购买时承诺的保修或包修责任呢?

  伴随着一年一度“3·15”的到来,维权再次引起消费者的关心。

  陷阱一   以各种理由拒绝赔偿

  服装鞋帽属生活必需品,与消费者生活密不可分,日常消费所占比例较大,根据市消协近日公布的2010年消费投诉热点,服装和鞋类位居质量投诉的“榜首”。不少消费者往往购买过商品一段后才发现质量问题,找经销商协商退货、换货时往往会吃闭门羹。

  今年1月份,市民李女士在新区淇滨大道某专卖店花300多元购买了一双皮鞋。穿上几天后,李女士的脚趾头便被磨出了血泡。她仔细比对这双鞋发现,鞋子一只大一只小,但所标鞋码是一样的。专卖店称鞋子不能退,可返回厂家调换。一个月后,专卖店才告知李女士,她买的那双鞋厂家已无存货,专卖店不该承担责任。李女士拨打12315维权热线,经过浚大工商所多次调解,前几日,李女士最终换回一双合适的皮鞋。

  陷阱二   维修服务猫儿腻多,消费者真假难辨

  据市消协统计,消费者对家电、电脑的投诉依旧高居不下。一些售后服务站以旧零件当新零件换,还有的本来产品出了小问题,愣说是大部件损坏,要求支付高额维修费。据一位从事电脑销售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电脑市场上在维修时使用假货或翻新货的情况很多。

  鹤山区徐老先生家的燃气热水器只是线路接触不良,传感器并未损坏,售后维修人员称传感器损坏,徐老先生于是支付了90元钱维修费。。最终,在消协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售后服务站退还老人维修费90元,又赔偿了90元。(详见本报2010年12月9日12版《小毛病维修出了“大问题”》)

  陷阱三   包修期内产品出问题,售后维修拖延至收费期

  即便是购买的商品在“三包”期内出现问题,部分售后服务部门仍会找出各种借口,拒绝免费维修。

  新区的吴女士结婚时购买了一台大容量的某品牌洗衣机,但洗衣机使用不到一年便出现故障,洗涤时洗衣机不停震动,发出噪声,衣服脱水时尤其晃得更厉害。售后服务部门则以吴女士放的衣服过多、地板不平等借口,多次拒绝免费维修。

  “眼看洗衣机的‘三包’期限就到了,售后人员不是明摆着想要我付费吗?”吴女士对此很不满意。

  陷阱四   汽车国家“三包”规定暂未

  出台,厂家规避责任

  近年来,随着我市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的消费维权也成了投诉热点。汽车的检测机构少、检测费用昂贵、检测时间长、相关标准不完善,因此消费者也难以掌握有利的维权证据。另外,目前我国的汽车“三包”规定暂未出台,使得各厂家承诺的“三包”标准各不相同,容易造成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互相推诿,逃避售后服务责任,拖延时间,也给消费者维权和消协的调解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消协提示:

  出了质量问题,除了第一时间向商家反馈外,每位消费者对一些消费维权的基本概念应有所了解。市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保修和包修的涵义是有区别的,总起来讲,保修是指经营者对其所生产和销售的商品保证承担故障维修的义务,并按规定收取必要的费用;包修是指经营者根据国家“三包”规定或者自行做出的高于国家“三包”规定的承诺,对所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承担免费维修的义务。

  此外,消费者要注意真假商品的辨别,最好选择售后服务有保障的知名品牌商品。认真查看“三包”期限等条款,避免售后服务重复收费。

  消费者应选择所购商品的售后服务网点或信誉好、有专业资质的正规维修店维修。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应先与售后服务中心协商,协商不成要及时向当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或向消协投诉。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