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费陷阱之保健食品篇
聚焦消费陷阱之旅游篇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消费陷阱之保健食品篇

  在药店出售的保健食品总让人感觉像是药品。 晨报记者 张志嵩 摄
 

  □晨报记者 周凯楠

  核心提示

  打着“专家”的名号开展“健康讲座”,大力吹捧治疗功效,这是一些保健品销售人员惯用的“伎俩”。尽管此类骗局屡被曝光,但仍有很多市民稀里糊涂受骗。免费体检、专家讲座、上门推销等推销手段,就像一个个陷阱,一不留心就会中招。

  陷阱一   保健食品“变身”药品

  据工商部门统计,保健类产品,尤其是保健食品是2010年消费者投诉热点之一,集中反映在某些保健食品以药物名义蒙骗消费者。

  市民赵先生免费体检身体后,“医护人员”建议他购买“特效药品”,当赵先生发现该药品实为保健品,想去退回时,发现已人去楼空。

  9月24日,被骗4186元的赵先生向记者反映,当时和他一起去的大约有30人,大多为老年人。他走的时候还有一批人也进去让那些“专家”诊断,估计受骗的市民很多。(详见本报2010年9月26日5版《老人遭遇“免费体检”陷阱 买“药”被骗四千余元》)

  陷阱二   经销手段五花八门

  保健食品经销商往往以五花八门的推销手段迷惑消费者,他们往往以产品推介会、免费讲座、免费体检、免费赠药等手段为幌子,像模像样地指出你有这样那样的严重疾病,然后推销其产品,甚至开通免费健康咨询热线,花言巧语推荐产品。还有一些人设法套取老年人的地址,上门推销。也有一些经销商以专家免费讲座、患者亲身讲述疗效等违规手段进行宣传,蒙蔽消费者。

  新区的崔女士参加了一个健康检查,花了近2800元买来“特效药”,结果发现买来的都是些保健食品。

  被骗的崔女士告诉记者,在免费体检现场,那些“医学专家”只负责诊断老年人,对于那些年轻人群的咨询则避而不答,看似非常专业,很容易让人掉进陷阱。(详见本报2010年10月19日5版《“免费体检”老把戏仍上演,一女士被骗近2800元》)

  陷阱三

  商家钻漏洞 疗效太虚假

  据了解,很多保健品经销商在推销产品时常常会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

  他们发给市民的广告宣传单上对保健食品的功效说明均为“改善”、“调节”等字样,但是在免费体检过程中却对市民们宣称治愈率很高,几日见效、几疗程彻底治愈之类,而一旦出了问题,这些口头承诺很难再找到证据。经验丰富的经销商往往会利用老年人治病心切的心理,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将这种难以掌握证据的口头欺骗做得天衣无缝。

  还有一些经销商为了销售出更多的产品,往往打出绿色、健康、进口产品的招牌,宣称其产品是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等高科技产品,更有甚者直接宣称“包治百病”,或是故意回避副作用及不适应症,极尽忽悠之能事。

  提醒   莫把保健食品当药品

  按照有关法规,标注保健食品批号的产品不是药品,不允许宣传疗效,只能介绍保健功能,凡在说明书上出现“治疗”、“疗效”等字样的,均属于虚假宣传。消费者在医院外购买药品或保健品时,要注意查看上面的批准文号,并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核查真伪,谨防上当受骗,另外要注意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维权。

  针对保健食品的投诉案件,工商人员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保健品消费往往通过“专家讲座”、“名医义诊”、“买保健品并中大奖”、“传销式促销”、“上门推销”等形式吸引中老年人,碰到上述情况一定要留意。凡声称有保健、调节功能的产品,应有“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不要轻信广告里“根治”、“根除”、“不反弹”等绝对性用语。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