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天回18封群众来信
崔炳文 著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毛泽东一天回18封群众来信
收下女工围巾手套回赠火腿板鸭
 

  1950年5月中旬的一天,警卫员抱着一些礼品和信进来,小心地放在桌子上,高兴地说:“主席,你看这是什么?”毛泽东打量着桌子上的礼品和信,小声地数着:“两个火腿、两只板鸭,一大包海米……”他严肃地对警卫员说:“信,我收下,这些礼品交给杨尚昆主任处理。”警卫员一听急了,说:“不行,这是杨主任交给我完成的任务。”

  这时,另一个警卫员提着一个袋子走进来,对毛泽东说:“主席,这是杨主任刚才让我转交给你的。”毛泽东一看就生气了,说:“今天,你们这个杨主任怎么啦?是不是有意让我违犯党的纪律啊!”警卫员解释说:“杨主任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口袋非您处理不可,请您先看信。”毛泽东说:“不看!一并退给杨主任。”此时,杨尚昆进来说:“主席,这封信你不能不看,否则,我们怎么向这位吃了一辈子苦的妇女交待啊!”

  毛泽东沉思片刻,问杨尚昆是怎么一回事。杨尚昆从袋子里取出一条毛围巾、一双毛手套,还有一封信。他把信放在毛泽东面前:“主席,你看了她写给你的信就明白了。”说完,他就办别的事去了。

  毛泽东立即打开信看,信中写道:我叫张秀清,出身河北蓟县一个贫农家庭,家中无地,租种地主的地,一年到头除去交租后所剩无几,父亲得了肺病,还得下地、做小贩,粮食不够吃,我每天都得去挖野菜,一到过年,父亲只有外出躲债。一家11口人,病了无钱治,死了9口,只剩下我和母亲。后来,我们娘儿俩来到北京,给人养兔子、纺线,过着受剥削的生活。日本鬼子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粮价一天三涨,生活没有保证,日子实在难熬啊!

  信中还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的心里高兴极了,那一天我代表街道居民参加了庆祝游行,第一次看到了毛主席,幸福得流下了热泪。天气渐渐冷了,我想着毛主席冷,就动手剪下自己养的兔子的毛和以前积攒的一些纺成线,织成了一条围巾和一双手套。我要把这一自己的劳动成果作为礼物献给毛主席……

  毛泽东看罢张秀清的来信,站了起来,又捧起毛围巾和毛手套,看着看着,他的两眼渐渐地湿润了。他说,这是人民一针一线织成的围巾和手套,这是人民热爱共产党的一颗心啊!他转过脸问警卫员这包东西是从哪儿转过来的,警卫员回答:“杨主任告诉我,这是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同志转来的。”毛泽东用低沉的声音说:“信收下,围巾和手套也收下。请你把火腿、板鸭、海米交给杨主任,让他把这些东西作为礼品回赠给张秀清,由王冶秋或郑振铎去办这件事。”站在一边的警卫员立即把这些东西包好,准备往外走。

  毛泽东又让警卫员稍等一下,并说:还要给这位女工回封感谢信呀!他随手拿起笔写了起来:“张秀清女士:去年冬承惠珍品,极为感谢。兹有薄物数件奉上,尚祈哂纳为幸。”警卫员拿着毛泽东的回信和礼品去办这件事了。

  1950年5月21日,文化部部长郑振铎在北海团城上接见了张秀清,握着她的手说:“你送给毛主席的礼物,毛主席收到了,主席很高兴,并让我问候你!”郑振铎指着桌子上放的东西说,“这是毛主席送给你的,还有这封亲笔信。”张秀清捧着信,看看桌子上放的两个火腿、两只板鸭和一大包海米,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后来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看着他老人家的亲笔信,心里热乎乎的,一字一句是那么亲切,那么谦虚,那么热爱人民。当时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心里却有说不完的话。只说了一句:请您转达我祝毛主席身体健康。”

  张秀清回忆这件事时说:“主席的亲笔信鼓舞着我,从1949年到1962年我共做了十几年街道工作,得到了多次表扬奖励。”

  (据人民网)

  毛泽东很注意倾听人民的声音,非常重视人民来信,经常拆阅给他的信件,并尽可能地回信。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5月上旬,他就回了将近80封信,仅5月7日一天就回了18封信,但对于人民送来的礼物,他从来不轻易收取,廉洁奉公,并以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