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名片哥”
崔炳文 著
鹤壁职教之树
必将枝繁叶茂
一句话的事儿,何必呢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爱“名片哥”

 

  □张同森

  

  4月8号的《淇河晨报》本地新闻·综合版刊登的两篇文章都和车有关。一篇说的是公交司机站点停车时和一名男子发生口角,该男子竟不依不饶由新区追到老区说事儿;另一篇说的是“不刮不相识”,两位刮蹭的司机成了朋友。

  看完第一个故事,想对那位男子说几句:伟人是咋教育我们的,“牢骚太盛防肠断”,你恁大火气,值得吗?况且是你横穿马路违规在前,怎么倒怪起人家了呢。即使司机没有提前避让,他说句气话“真该挨打”,你也不该拿着棒槌当了真,由此非得跟司机比一番拳脚不可。幸亏司机还算有涵养,假如司机也是个楞头青,也要赌这口气,也喊来一帮人助阵,麻烦可就大了,结局肯定是破相破财破名声。针尖大的事弄成了核武器事件,不是没事找事吗?

  如果第一个还是故事,第二个就是事故了。新车被无名氏刮了,这事想起来就叫人窝火,但没想到的是,刮车人不但留了名片,还主动上门道歉,承担了所有修理费。这么一来二去,两个人“交上了好朋友,还有了业务来往”,这样的朋友谁不想交啊,真叫人眼气。一上一下,一美一丑,妍媸互见,任君评说。

  如今走在大街上,明显感到车比以前多了,一查资料吓了一跳:我市机动车去年年底为17.6万辆,平均每9个人就拥有一辆;驾驶员为20.7万,平均每7个人就有一位,如果再算上摩托车,那数量就更可观了。这么多车、人“耳鬓厮磨”,共处一路,发生点磕碰磨擦也是免不了的事。省会郑州平均每天发生800多起交通事故。如何不出事儿,出了事如何反应,这对于司机和行人无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道路礼仪体现了个人素质,更关系到家庭和个人幸福指数。不信就请男子和“名片哥”出来现身说法,哪一位更幸福,不是一目了然吗?这位诚信友善的“名片哥”,值得每个人好好学学。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