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处理小事故 避免“小碰酿大堵”
一对残障夫妻的精彩人生
市供电公司多举措保市民度夏用电
淇河旅行社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对残障夫妻的精彩人生

 

  马朝立夫妇在查看物流订单。

  □晨报记者 李丹丹 文/图

  核心提示

  在新区太行路,有家很普通的快递公司——中通速递。不平凡的是公司的老板是一对80后的残疾夫妻。丈夫马朝立今年29岁,17岁那年,在砖厂打工时腿被轧进机器,永远失去了左小腿。妻子高红娟今年25岁,先天性耳背,口齿不清,与人交流不便。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有缘结合在一起,他们小心经营着爱情,努力为生活打拼着。   17岁那年,他失去了左小腿

  马朝立是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人,初中毕业因没考上高中,便辍学了。当年他17岁,为减轻父母的负担,经人介绍,他来到新区一家砖厂打零工。虽然工作条件差且工作强度大,但马朝立一直坚持着。两个月后的一天,马朝立像往常一样拿着大铁锨往砖机里填土,时间一长,掉落的散土将机器的填土口掩住了,马朝立一脚踩在掉落的散土上,瞬间左腿被机器吸了进去。随着马朝立一声惨叫,其他工友回头一看被吓呆了,有工友赶紧关掉机器,把他的腿从机器里拔了出来。这时,马朝立的左腿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好心的工友们一边打电话通知马朝立的父母,一边将其送往医院。“我当时只觉得腿部钻心疼,大脑一片空白,差点儿昏死过去。”马朝立说。就这样,他永远失去了左小腿,从一个正常的小伙变成了残疾人。

  

  假肢慢慢成了身体一部分

  失去左小腿的马朝立做完截肢手术后,在病床上整整躺了3个月。这3个月不仅是马朝立战胜病痛的时期,更是内心与自卑做斗争的挣扎期。“身体上的痛远赶不上心里的痛,那段时间我总在想:以后不能走路,不能跑步,更不能干活。每想到这些,我就难以面对。”马朝立说。

  那段时间,马朝立看到父母为照顾自己而付出的辛苦。“他们为我失去左小腿而担心,时不时就会安慰我。”马朝立说,“看着父母如此辛苦,我心里就想,为了他们我也要坚强一些。”

  等马朝立左腿的伤口快好时,考虑到他以后的生活,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花了几千元钱给他安装了一条假肢。因为身体的排异反应,刚安上假肢后的马朝立很不适应,接口处一直浮肿,疼痛难忍。但迫切想再次站起来的马朝立每天坚持练习走路。终于在两个多月后,他可以扔掉双拐,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从失去左小腿至今的12年里,我换过3次假肢,现在它已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马朝立说。

  

  腿残后的生活充满艰辛

  虽然安上了假肢,但马朝立只能短距离行走,干不了重活,读书不多的马朝立就想着学习一门适合自己的手艺。和父母商量后,他来到浚县一家服装厂做学徒工,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他掌握了缝纫的所有工作程序。因为没什么积蓄,想回镇上开个缝纫店的梦想也破灭了。20岁时,他和朋友一起来到北京一家服装厂做流水线工人,因为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身体吃不消的马朝立干了半年后便辞职了。之后,他和同学到了江苏,接下来的两年,他先后在三四家服装厂打零工。“家里人一直催着我回来开个裁缝店,但我总觉得自己手艺不精。”马朝立说。

  2004年,在外地颠沛流离几年的马朝立到了郑州,靠着几年内省吃俭用存下的钱在花园路开了一家小百货店。刚开始生意还不错,但随着隔壁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后,他的生意便垮了,最后只好关门,继续打工。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快递

  关了百货店后,马朝立心灰意冷,总自责什么也干不好。后来他来到一家快餐店送外卖,因为每天要骑车外出送餐,他认识了来自安阳的同行石国庆,而且关系越来越好。

  送了一段时间外卖后,马朝立和石国庆到人才市场看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当时一家快递公司招送货工,马朝立因此与快递结缘。干了一个星期后,快递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辞退了马朝立。“虽然我被辞退了,但我觉得快递工作很适合我。”马朝立说,2006年起,他又进了郑州中通快递公司工作。“在外打工那么多年,做快递工作的三年我最开心!”

  

  要把快递工作一直做下去

  2008年底,马朝立回到鹤壁,在新区成立了中通快递鹤壁分公司。“刚开始公司的名气还不大,新区人也少,所以总赔钱。”马朝立一直坚持着,每天都在想如何拓展市场。最终,他的诚信、周到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大家的信赖,生意越来越好,还不断扩大店面。“现在这个店面又显得有些小了,我准备把隔壁的三间也租下来。”马朝立说,另外,他在山城区还有一家分店,共有7名送货员,每人配有一辆送货的电动三轮车。

  针对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马朝立说,我市快递行业处于发展阶段,但发展很迅速,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怎样,我都会坚持干下去!”

  

  没有语言的爱情同样浪漫

  妻子高红娟比马朝立小5岁,在生活中,两人的感情非常好。马朝立告诉记者,他和高红娟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认识不久后便结婚了。现在有了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她耳背,要说话很大声她才能明白。另外,她说话也不清楚,刚结婚时,我们沟通很困难。”高红娟上过小学,认识字,马朝立便经常和她用写字代替语言交流。

  经过三年的磨合期,现在的马朝立和高红娟之间很默契。“我开口说话,她看我的口型就会明白什么意思,她给我比划我也能看懂。”说到这里,马朝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采访中,高红娟一直坐在马朝立身边观察记者和丈夫的口型,听懂的地方,她就会红着脸低下头看着马朝立笑,显得很羞涩。

  在工作中,高红娟更是马朝立的得力助手。每天上午帮他整理包裹,清点快件数目,并核算简单的账目。

  “有时觉得自己也挺幸运的,身体残疾后,接触到了快递这一行,还结识了我现在的妻子,生活也越来越好。”马朝立最后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