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酷似领导”要礼貌,不酷似咋办?
老人乘车何时能不遭白眼?
鹤壁影视城5月21日~5月27日影片放映安排
一束鲜花
撕开殡葬暴利黑幕
鹤壁影视城·山城影院5月21日~5月27日影片放映安排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酷似领导”要礼貌,不酷似咋办?

 

  □石城客

  

  “若有人询问食品安全等敏感问题,不要偏激,务必给出正面回答,相信学校可以很好解决……”“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一定要注意礼貌……”这类“临时校规”近日在福建某高校流传。为了迎接福建省第11届省级文明学校评估,各高校参照考评标准,纷纷召开会议、印制传单、群发短信,临时修正或禁止了某些行为。(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校规就是校规,何有临时校规之说?如此谑称,无非表达了一种调侃或揶揄,折射了这类校规寿命之短,完全是应时而生,时间一过,“临时”结束,一切如旧。

  临时校规的横空出世,击中了两大不临时的病灶。一个是欺上瞒下的形式主义。这种做法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具有很强的突击性和功利性,只要相关评估人员看不出猫儿腻,看不到瑕疵,就万事大吉。

  细看这些临时校规,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不免大感悲哀。“一定要注意礼貌”,原本就是必须的,为何非要“遇到酷似领导的人来问路”才注意礼貌?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学生,为何被列入“敏感问题”?有人询问食品安全问题,学生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只要如实回答即可,为何非要学生“务必给出正面回答”?这不是教唆学生弄虚作假吗?

  另一个是教育过度行政化。出台临时校规的背景很单纯,就是为了应付福建省第11届省级文明学校评估。试问,高校为何对这类评估如临大敌?

  高校一年要接受多少评估,也许不可胜数。这些评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行政主导。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曾感叹,“现在的趋势是我们的学校在行政化,最典型的例子是搞评估。教育部门手上有很多钱,我要给谁就给谁,但我总得知道你干得好不好,于是我就得评估,评出来好的就给钱。但是这样就把学校搅和乱了。”

  我们固然可以指责一些高校一见到评估就如临大敌,就弄虚作假,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的无奈,这只是一种体制化生存罢了。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