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在乎高考,它只是一次考试
专业贿赂,
可怕的“术业有专攻”
曹一 图
“炫富”广告不应成替罪羊
无人担责竟然奏效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太在乎高考,它只是一次考试

 

  □任陆圻

  

  又逢高考,媒体一如既往地在重要版面和位置对高考及其相关信息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看着现场照片里等候在考场外父母焦灼的眼神,我忍不住问我妈:“当年我高考时,您紧张吗?”“那有什么好紧张的?”她不屑一顾。

  之所以能这么淡定,和她自己的经历有关。妈妈是知青,初中没上几天,就被迫离开北京,先去北大荒上山下乡,后又去西北插队。一晃十年,种水稻、收麦子、修水利、开拖拉机……学会了不少本事,也杂七杂八地看了不少书,但想应付高考,还远远不够。1977年恢复高考时,她正在一个工厂上班,但说什么都想试试。于是跟人借了教材,每天下班之后复习。到考试那3天,跟单位领导软磨硬泡请到假后,自己骑十几公里车到县城去考试,晚上就住在附近条件简陋、人声嘈杂的小旅馆,考完再骑车回去上班,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才辞职去上学。如果说高考之于命运有什么作用的话,那么在三四十年前的高考显然比现在要体现得充分,可在那个年代,无论多重视,我妈以及大部分考生都是这样参加高考的。

  再看现在,考前一个月,工地就夜间休工了;考前半个月,考场附近的宾馆就订满了;考试那三天,考场附近路段都禁行了;考试仍在进行中,网友们就开始交流高考作文了……至于那送考的队伍就更夸张了——私家车送考很平常;出租车队、公交车队送考也没什么新鲜的;如果遇上堵车,警车送考的情况我们也几乎每年都能见到。虽然中科院心理所博导、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高考首日上午到自己连续观察13年的一处高考考点观察情况后,认定今年是13年来考生和家长的心态最为平和的一年,但高考过程中最抢眼的无疑是在考场外等孩子的家长们,毒日当头,他们有的扒着校门往考场里望、有的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有的捧着午饭和饮料殷切地等着孩子考完赶快出来……高考过程中发生的一举一动,考题的每一处变化,似乎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

  高考再重要,也不过是人生当中的众多考验之一,它也许会成为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但人的一生很长,各种机会和挑战还有很多,爸妈没法每个都陪伴,也不会每次危急时刻都有警车鸣笛开道。几乎所有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曾经听过老师或亲友在考前说“要保持平常心”,可人们的一举一动与整个社会的如此关注似乎又在告诉我们,高考绝对不是一件平常的事,它能够决定人生命运。在这样的环境中,考生的心态能够平常得起来吗?

  要想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就要以平常心对待大学文凭。现在之所以全社会持续不断地对每年一次的高考抱以高度关注,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在乎那张文凭,而不是其所能够提供的教育质量。此外,还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不够包容,认可的出路并不太多,对成功的定义比较单一。此前南科大45名学生不参加高考,引起各方关注。校长朱清时为难地表示,参不参加高考,由学生和家长自己决定,南科大负责改革,但是学生前途要由他们自己决定。也许,是否参加高考,学生可以决定,但对于没有参加过高考,甚至因此没法拿到合法认证文凭的青年,社会是否予以接纳,就不是青年们能够决定的了,还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对个人能力的判断标准进行调整,不再以毕业院校或文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