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地铁4号线悲剧重演
“840平方公里”
与“200平方米”的较量
红十字会与公众
到底是谁不理性?
让人讲话,天塌不下来
微评论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十字会与公众
到底是谁不理性?


 

  □佘宗明

  

  据《新京报》报道,7月4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开通微博回应“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称,部分网友情绪偏激,对红十字会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盘否定,以偏概全,希望公众和媒体能够“理性看待”这一事件。

  “郭美美”事件俨然是根点爆舆论的引线,焦点直指红十字会的信誉。她跟红十字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灰色纠葛,让个人炒作在暧昧的联想下,演变为关乎慈善风险的公共事件,在这起风波里,红十字会已然遭遇公信力危机。

  支吾多时之后,红十字会终于站在微博平台上,作出解释。本以为扑朔迷离的剧情就要敞亮,孰料红十字会的表态并不爽快——“希望公众理性看待”。言下之意是公众失之偏颇,不解红十字会苦衷,冤屈之态,溢于言表。可是,究竟是你“不理性”,还是我太偏激?

  诚然,在众声喧哗中,确实不乏猜疑,许多“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的揣测”是基于感性的事实判断,对红十字会贡献全盘抹杀,也确有矫枉过正之嫌。可揆诸现实,公众汹涌的臆测与批评,何尝不是真相奢侈下的饥渴呢?若红十字会能“敢于直面惨淡的事实”,杜绝讳疾忌医,依循“谣言止于公开,信任源于透明”的定律,人们何至于如此倒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公权傲慢、真相阙如,滋养了公众某种程度上的所谓“偏执”。

  在慈善透明度低、组织封闭化运作的语境里,“郭美美”极具眼球效应,她的出现舒展了公众压抑已久的监督权,提供了难得的个案化出口,由此,大家隐约看到红十字会“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不堪景象。

  民众围观无关“仇富”,那毕竟是私德范畴的事,而是源于按捺不住的知情心和朴素的正义感。红十字会到底有没有慷百姓之慨,让善款落入私囊,这对公众来说至关重要——红十字会管理着汇聚万千的善款,若运作上打“小算盘”、公帑私用,则是对慈善的挥霍。

  谁都不愿自己的解囊相助反而沦为寻租筹码;谁都鄙夷慈善组织边打着煽情口号,边谋取私利。可公众的向善意愿,总是在慈善机构的“谢绝监督”姿态里碰壁;就连遇上“假公济私”的危机,红十字会也显得很淡定,只有“粗线条”的描述,没有就公众疑惑细心解释。轻描淡写的回应,怎能消除人们丛生的疑窦?疑云难消,就只会增添新的疑虑——如此看来,非但公众没有“偏激”,没有“不理性”,而是红十字会一直“不理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