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山:保卫陕甘宁的老兵
用精细化管理储备餐饮人才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金山:保卫陕甘宁的老兵

  2005年,老兵赵金山获得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记忆中的峥嵘岁月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兵们已经步入晚年,他们对党、对国家、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目中,一身军装永不褪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近这些最可爱的人,听他们讲述当年当兵的故事。

  □晨报记者 王帅 实习生 王丹 文/图

  核心提示

  赵金山,原郊区大河涧乡盘石头村人,1943年1月参军。7月18日下午,在淇滨区钜桥镇盘石头移民新村,当84岁的赵金山用颤巍巍的双手掀开有些破旧的革命军人伤残证时,记者才知道他曾参加过保卫延安的著名战役——青化砭战役。

  1943年1月,16岁的赵金山加入了冀鲁豫军区教导七旅十九团,团长叫吴大明。从此,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赵金山拿起枪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道路。

  1943年3月,蒋介石署名出版《中国之命运》一书,鼓吹法西斯主义,暗示两年内要消灭共产党和一切革命力量,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为了加强陕甘宁边区的防卫力量,保卫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1944年1月31日,赵金山所在的十九团编入冀鲁豫西进支队开赴延安。据赵金山老人回忆,西进的部队中除了32个步兵团外,还有两个被称为“黑马团和白马团”的骑兵团,总人数估计有两三万。

  夜行180里,日军一枪未发溃逃

  为了保存保卫延安的战斗力,毛泽东下令:行军路上一人一马都不能受伤。为避免我军伤亡,部队在西进的途中要绕过敌人的封锁线、关卡,走险路。有时候与敌人周旋,行路几天几夜,又转到了原点。山西是“土皇帝”阎锡山的割据地,到处都是他设的封锁线。这一时期,阎锡山与日本人相互勾结,日本想利用阎的身份、资历和地位令山西乃至华北脱离重庆政府,而阎想借助日本,在“剿共”的同时克服自己的困难,加强经济和军事实力。

  “在阎锡山重兵把守的太行山区,我军白天行军容易被敌人发现,想要越过封锁线,最佳时机就是夜晚。”据赵金山老人介绍,部队行至太原时,要过一个重要的封锁线,过不了这道封锁线,就到不了延安。那天吃过晚饭,赵金山和战友们接到命令:天亮前要赶到180里外的一座山头,突破日军的封锁线。夜幕刚刚降临,战士们便扛起枪,星夜奔驰目的地。天蒙蒙亮时,赵金山接到前方战士的传话:把机枪衣脱掉,枪口拔下,按秩序急行军。他知道离封锁线越来越近了,跟随大部队加快了步伐。

  不一会儿,一座小山在赵金山眼前渐渐显现。定睛一看,不得了!敌军在山头密密麻麻设置了30多个炮楼。赵金山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阵势的封锁线,料想这是一场难打的硬仗,但他没有害怕,他说:“战争年代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不怕牺牲。”司令一声令下,步兵团和骑兵团黑压压地向山头冲去。谁知,战士们没有听到一声日军的枪炮声,只见敌人迅速撤离炮楼,狼狈逃窜。赵金山和战友们占据山头向山下望去,这才看到整个山坡都是我军的兵力,原来日军被我方强大阵势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战士们行进途中又累又饿,纷纷坐在山头吃起了干粮,赵金山这时掏出身上的怀表看了看,早晨7点多,约12小时他们急行了180里路。

  一场不战而胜的战役,让赵金山看到了共产党强大的实力,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

  1944年4月,赵金山所在的冀鲁豫西进支队跋山涉水终于到达陕甘宁边区。

  到达陕甘宁边区后,部队进行整编,由团扩展到旅。冀鲁豫西进支队被改编为教导一旅,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是贺龙。原十九团、十一团、三团合编为教导一旅第一团,赵金山成为该团一名战士,团长叫罗少伟。贺龙司令员在迎接这支部队到来时说:“我们代表党中央、毛主席、联防司令部欢迎你们!你们顺利进入陕甘宁,带来了这么多的部队,增加了边区防御力量。”说完后,他又拿起一把锄头说:“不过,还要给你们增加一样武器。到了边区就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党政军民都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产自给。”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这一天对赵金山来说,永远不会忘记。记者采访时,几个数字被老人常挂在嘴边:“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3日,日本人全部滚出中国,从宣布投降到滚出中国一共18天。”

  1946年1月,由贺龙担任总指挥,我军出动12个旅约10万兵力,从延安出发直插内蒙古,全歼了国民党22军。据赵金山老人回忆,当时国民党22军有三个师,估计有三四万人。那场战斗,敌军军长被击毙,我军抓了很多俘虏,受伤的国民党军被送往医院治疗。

  青化砭战役:不到两小时全歼敌人一个旅

  1947年3月19日,毛泽东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部队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毛泽东英明地预见敌人占领延安后,必定要找我主力决战,在离开延安前夕,就布置了青化砭战役。而蒋介石企图利用其34个旅共25万人的兵力,3天内攻占延安,3个月内聚歼西北我军于延安及以北地区,或逼迫西北我军东渡黄河。

  3月21日,胡宗南以5个旅的兵力由延安向安塞方向急进,企图围歼西北野战军主力于安塞东北地区。另外,胡宗南整编第27师的第31旅(欠第91团)由临真镇向青化砭前进,担任其主要进攻部队的翼侧掩护。西北野战军在侦知胡宗南的上述情况后,遂以第2纵队、第1纵队的第358旅、教导旅及新编第4旅共5个旅的兵力,以敌军整编第27师的第31旅为歼击目标,在青化砭周围地区,利用公路两侧的山地隐蔽设下了袋形伏击阵地。

  3月25日凌晨,第31旅主力沿咸(阳)榆(林)公路北进。赵金山和战友们埋伏在山地一动不动,只等号令一响,冲锋杀敌。眼看敌军排着队跳进我军设的口袋伏击圈内,战士们异常兴奋。10点多钟,在敌军后方粮草马队还未完全进入埋伏圈内,冲锋号响了,这时三面埋伏的机关枪扫向敌军。西北野战军主力立即展开拦头、断尾和两翼攻击。不到12点,便将第31旅全部歼灭。

  就在这场战役中,赵金山负伤。在与敌军交战中,一颗燃烧弹在他前方爆炸。赵金山伸出三根手指跟记者比划,燃烧弹是如何伤人的。“燃烧弹通常发出三声响,第一声响时钻地,第二声响时把地炸个大坑,第三声响时火星四溅,沾着皮肤就燃烧,但千万别用手去扒拉。”赵金山说,他上军事理论课时首长曾讲过,被燃烧弹击中的同志首先要用身上所带水壶将火浇灭,水壶没水的话,用土扑灭,千万不能用手去灭火,否则燃烧面积会更大。燃烧弹一响,火星溅到了包括他在内的7名战士身上,其中6名战友由于身上着火面积过大,无法扑灭,最终壮烈牺牲。当时,一个绿豆大的火星溅到了赵金山左脚踝处,由于脚被裹着,火没有迅速蔓延,并很快被扑灭。

  伤疤好了,但燃烧弹释放的毒气侵蚀着赵金山的皮肤。当时一块黄豆大小的炮弹皮还崩到他左腿膝盖上方,最后取了出来,如今也留下了一道伤疤。从火线下来,赵金山在后方医院治疗了不下三个月。由于腿疼得不能走路,上不了战场,出院后的他在河北邯郸的晋鲁豫军区办理了退伍手续。

  当兵5年,未给家人写过一封信

  当兵5年,他没往家里写过一封信,他的母亲经常因想念儿子而流泪,村里人都说赵金山回不来了。“五年没给家人写一封信,还不知道被打死到哪儿了。”村里有人说。

  1947年,赵金山回到老家盘石头继续养伤。虽然样子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外时间长了,赵金山的口音已经变了。当他走进家门,站在父母面前时,全家人喜极而泣。“我当兵时俺这里是敌战区,要是让地主和国民党知道了,全家人就没命了。所以部队要求对外保密,一直没给家里写信。”赵金山说,1949年,他从广播中听到国民党战败的消息后非常兴奋。

  退伍后,赵金山没有再回过延安,当记者问他还想不想回去看看时,他感慨地说:“想去也动不了,延安,我在那里生活过,路还是认得的,以前的一元钱上就印有延安的宝塔。”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