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 人物:杜洪程 陈法云
□晨报记者 李可
“我们哪有什么爱情故事啊,你让我给记者讲些什么呢?”
“你就跟记者说,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最终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八口之家,一朵美丽的鲜花也最终插在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上……”
8月4日上午,当记者来到新区鹤翔西区陈法云的家中,看到前一天晚上老两口互发的短信时,忍不住笑了起来。64岁的陈法云告诉记者,当年能和老伴杜洪程结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看上了他的风趣幽默。
当天,杜洪程去外地担任一个全国性的地掷球比赛的裁判,记者没能见到他。
提起结婚,陈法云从书柜中拿出了一张精心保存的写有“勤俭建国、勤俭持家”8个大字的薄薄的证书,这就是她和杜洪程于1972年6月10日领取的结婚证,是他们近40年婚姻的历史见证。
杜洪程和陈法云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杜洪程在部队当兵,陈法云则在一所学校教学,两人只能靠书信来往。“老杜没有见过我,我还寄了一张和朋友的合影过去,让他猜哪个是我。当时写信不比现在的情书,我们写信都是引用一些毛主席语录,互相探讨一些人生的道理。”陈法云笑着告诉记者,就这样,大约一个月两封信,持续了一年多。
1972年5月底,杜洪程忽然从部队回到家,并且是以“休婚假”的名义请了20天的假。“我当时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而且我的家人也都不知道这件事。”陈法云说,她硬着头皮告诉了母亲,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母亲说他是个当兵的,恐怕以后聚少离多,也怕他会欺负我。”
后来,杜洪程当着陈法云母亲的面表了态:“放心吧,以后我会好好照顾她。”看到陈法云和杜洪程两人结婚的态度很坚决,陈法云的母亲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
于是,在杜洪程婚假结束前的第5天下午,两人先是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半身合影,然后一起来到街道办事处,领取了结婚证书。领完证的第二天,两人举行了结婚仪式。“结婚后第三天,婚假就结束了。我们俩还没熟呢,老杜就回了部队。”陈法云回忆起略显仓促的婚礼,不免有些遗憾。
一个月后,学校放假了,陈法云赶到部队看望杜洪程。在那里,两人度过了一个真正的“蜜月”。“我们在一起做饭、生活,这才真正熟悉起来。他每天都会说一些笑话逗我开心,两个人这才开始建立了真正的感情。”陈法云笑着说,从那以后,他们再通信的时候,就开始说一些心里话了。
转眼间,杜洪程和陈法云已经携手走过了近40年的婚姻岁月。如何在结婚40年后仍然使婚姻生活保持恋爱时的那份纯真?对此,陈法云说了4个字——“尊重、谅解”,在她的心里,这就是拥有一段美满婚姻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