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连着小坑 雨天开车如行船
手机实名制实施已一年 不用实名登记仍可买到手机卡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1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逢下雨,穿过浚县王庄镇东胡村的一条乡级公路就变成了“水路”
大坑连着小坑 雨天开车如行船
“水路”上汽车熄过火,三轮车翻过 乡亲们戏称卫河搬到了这里
  村民骑着摩托车在“水路”上穿行。
 

  □晨报记者 王帅 秦颖/文 张志嵩/图

  半幅道路成泥坑

  村民用树干

  护门前道路

  9月15日,记者来到浚县王庄镇东胡村,当采访车刚驶进村口,原本平坦的水泥路成了土路,记者坐在车上明显感到了颠簸。因为道路泥泞,且大坑连着小坑,记者无处下车,只能由村支书刘献洲骑摩托车在前方带路。

  在去张先生向记者反映的道路途中,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村中一条东西向土路的北侧,每户临路村民家门前都摆放了一根长约2米的树干,这半幅土路很平整,而另半幅道路坑坑洼洼。步行的村民可以跨过树干通行,但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只能在水坑中穿行。一位村民手指前方告诉记者,前方拐个弯就到了路况最差的路段。“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车辆碾轧,雨天开车行驶在那条路上很容易熄火,我们在家门口摆放树干,至少能给步行的村民提供一条可通行的平路。”

  作为我国公路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只是王庄镇东胡村的村民,不少途经那段路的市民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东胡村这条逢雨必淹、年久失修的乡道何时才能修?经过连日来的阴雨天气,9月15日下午,记者前往王庄镇东胡村采访,见识了东胡村的这条“水路”。

  “我们村里的几条主要乡道现在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雨稍大一点儿的话,最深的地方快没过了膝盖。这几天的持续降雨致使村民出行成了难题。”老家在王庄镇的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

  一下雨,村里这条乡级公路就成了“水路”

  转弯后,记者来到了这条被当地人戏称为卫河搬到了东胡村的“水路”。村支书刘献洲告诉记者,这条位于东胡村中央的南北向柏油路属乡级公路,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沿这条路一直向北就到了苏村,再往北出鹤壁界就到了汤阴县的五陵。“光北苏村、南苏村和东苏村就有六千多口人,这条路是三个苏村通往镇上最近的一条路,平时来往车辆较多,五六年前道路已经损坏严重,年久失修就成了如今的‘水路’。”记者看到,整条路已经看不到任何柏油路的迹象,只是在一些较浅的水坑边缘依稀能见到一层薄薄的沥青。因为连日下雨,近200米的路段变成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水坑。过往行人经过前都习惯性地紧盯地面,步行者靠边走要小心翼翼,一些不得不从这条路经过的骑行者只能在水坑中艰难穿行。

  得知记者此行的目的,路两侧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向记者诉苦。为了向记者验证水的深度,热心村民张学明专门穿上雨靴跳进水坑,带着记者查看路况。“路越毁坑越深,五六年了,没人来修。小雨还好,一下大雨水能漫到村民家门口,乡亲们都戏称卫河搬到了这里。”不远处一位村民向张学明边指边喊:“再往前走走,那个大坑的水到小腿肚了。”果然,水漫到了张学明的小腿肚,还好他穿了一双长雨靴。

  王庄镇镇政府:

  该村明年整体

  搬迁,会填埋大

  坑初步解决村

  民出行难问题

  多年的乡道为何失修?15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浚县王庄镇镇政府,办公室的李主任向记者解释:“东胡村的这条路属于乡道,这几年损坏比较严重,情况我们也了解。全镇总体规划已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批准,目前正在推进新型农民社区建设力度,东胡村、西胡村和南胡村属于搬迁村庄,其中东胡村是明年第一批搬迁村庄。现在再重新整修道路不大现实,下一步我们准备拉石渣和煤灰将这条路的大坑填埋平整,初步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就在记者与王庄镇镇政府联系后,东胡村一名张姓村民给记者打来电话询问采访一事,记者将镇政府下一步的处理意见转达给了他。该村民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这么大的村子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搬走,村民的农田还在这里,收庄稼时还要经过这条路,只是简单平整解决不了问题,况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村里修路。

  “水路”上汽车熄过火,翻过三轮车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不时有载着小朋友的幼儿园校车经过。村民称,这条路是幼儿园接送东胡村、西胡村和三个苏村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就在几天前,一辆幼儿园的校车在路中间的水坑里熄了火,孩子们在车上吓得又哭又闹,司机下也下不来,急得出了一头汗,最后用拖拉机才把车拉了出来。”村民张学明告诉记者,那天汽车在路中间熄火时,他的孙女也在车上,村民听到司机求助,纷纷出门帮忙,但因水太深没能把车推出来,最后他开着自家的拖拉机才将车拉出来。

  遇到下大雨,孩子们上学只能从胡同绕着走。但胡同太窄了,收庄稼时农用车只能从这条“水路”过。“坑有深有浅,而且有石头,不熟悉路况翻到水里的人不在少数。去年下雨的时候,外村一个卖油条的商贩推着三轮车从这条路过,正喊着‘卖油条’,一不小心三轮车就翻进了水坑。”一位村民说,这条路上发生的伤人事件可不少。

  遇到下雨天,几个村的村民出行极不方便,村支书刘献洲告诉记者,村委会曾向镇政府反映过,但迟迟未得到解决。据他和另外几位村民回忆,十几年前修这条路时,路面约5米宽,三级灰土碾轧后,上面铺了一层约3厘米厚的沥青。后来大车经过将路面碾成坑,下雨一泡,坑越来越深。记者问村民有没有计划过集资修路?刘献洲说:“村委会没钱修路,原来打算集资修路,但这条路两侧的村民中只有一户同意集资。村委会曾拉过石子填埋水坑,但车辆经过,石子都被碾轧跑了。”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