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纪实
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房”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2011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后的“共产主义样板房”

  徐钦敏年逾八旬,在“共产主义大楼”住了数十年,熟悉的人多喊他老徐。他13岁在无锡参加革命,曾常年从事谍报工作。老伴2010年过世后,他独居在此,心里经常犯堵,吃饭也不按准点。老徐订了几份报纸仔细阅读,每天唯一不能错过的事是看《新闻联播》。
  由于安化楼设计建造时没有考虑厨房,在入住之初的四五年内,所有人都需在家门口用煤炉子烧水做饭。每逢饭点,楼内浓烟滚滚,涕泪交加。1964年,房管所在大楼的每一层辟出三间房作为公共厨房,水龙头每户一只,且多上锁防护,居民生活状况可见一斑。
  安化楼的楼梯扶手,据说是用修建人民大会堂的剩余材料建造而成。但墙壁上的“禁止小便”,反映出今日的安化楼已不复“高贵”。
  已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安化楼,承载三代人的居住记忆。安化楼老了,从安化楼里走出去的人留下的痕迹仍四处可见。厨房里用于遮挡油污的好莱坞明星海报,与油腻脏乱的环境形成明显反差。
  安化楼上世纪中叶筹建之初即安装电梯,当时在全国民房中少见。现在的电梯则是近几年更换的。
  周女士在安化楼里出生、成长,如今年近五旬的她需要照顾偏瘫的父亲。对于在安化楼里的生活,周女士习惯,但并不喜欢。
 

 
3上一篇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