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见习记者 席适之
10月17日晚10点,金秋的夜晚略有凉意,记者在新区泰山路南段、福田四区对面的路边看到,10张桌子都坐满了人,顾客们尽情地享受着这家小餐馆供应的美味佳肴,人们津津乐道,热闹非凡。
“小店刚开业,各位多来捧场,如对饭菜不满意,尽管提意见!”一名身高一米九的青年边招呼客人边跟记者聊天。
记者得知,这个小伙叫马翔,去年大学毕业时刚23岁,由于就业压力大,辞掉第一份工作后,他索性开了一家餐馆,自己当起了老板。“大学毕业后我先在昆明一家企业任职,今年初,父亲突然患病,我只好辞掉昆明的工作回到鹤壁。”马翔说,他父亲患了脑血栓,母亲又是下岗职工,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为了撑起这个家,照顾生病的父亲,他决定回家自谋出路。
马翔对记者说:“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想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或知名企业,自主创业不被人看好。但我在昆明工作时,就很想创业。有不少人认为大学生属于知识群体,不该从低端服务业开始,但实践告诉我,做好低端服务,才能更好地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我就总结出了一套消费者在饮食偏好方面的经验,比那些空洞的理论要靠谱的多!”
记者了解到,小餐馆的很多原料都是马翔自家烹制的。“今天的毛豆煮得还算嫩,排骨炸得有点儿焦了,丸子捏得小了点儿……我每天都总结这些原料的优缺点,想尽办法提高饭菜质量,因为只有不断提升质量,才能不断吸引顾客、留住顾客。”马翔告诉记者。
“餐馆这么多事情,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记者看屋子里坐满客人时问马翔,他笑着说,由于客人比较多,有时到凌晨3点才能收摊。不管头一天晚上要忙到多晚,第二天早上9点之前必须到菜市场买菜,买完菜他便开始加工各种菜品原材料。
记者看到,店内的客人虽然很多,但有条不紊。一位刚用过餐的年轻女士说:“我们家人喜欢吃他做的排骨砂锅面,排骨量足,价格实惠。”一些回头客向记者表示,这里服务宾至如归,老板待人周到,饭菜可口。“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店的老板是一个刚刚毕业就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他这种自谋出路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学习。”一位正在就餐的中年男子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马翔虽然现在当上了老板,但创业的艰辛让他感慨万千。当初要开店时,他向亲戚朋友借钱,大家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他费尽了口舌,终于说服亲戚朋友筹集到三万元的启动资金。就是靠这些钱,他一步步将餐馆做大。“原料采购时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节约成本。为了买到满意的原料,我经常要跑很多菜市场。”马翔告诉记者,有时会遇到客人刁难,他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化解冲突。经过大半年的磨练,如今马翔对于餐馆的管理变得游刃有余。
“自从开了饭店,感觉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很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每天都忙,连女朋友也没时间谈了。”马翔说。记者还了解到,从餐馆开业到现在,马翔已经瘦了12斤。他常说这样一句话: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拼也要拼到底!
看到马翔经营饭店这么辛苦,他的母亲很心疼,“我们家里条件差,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个餐馆是我们家唯一的收入来源。现在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看他这么辛苦,我何尝不心疼。但是,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练,我觉得孩子更成熟了。”马翔的母亲对记者说。
记者结束采访时,已是次日凌晨,餐馆内仍有不少顾客,那个站在炉灶旁高瘦的身影,依然在忙碌,从他专注的眼神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大学生艰辛而快乐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