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盐商有多奢豪?
吃顿蛋炒饭花50两银子
春节将近,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热,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的“天价年夜饭”也开始现身。在历史上,“天价饭”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清朝,盐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很多盐商喜欢在餐桌上找奢侈的感觉,吃一顿蛋炒饭都要50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要两万多元。
鸡蛋一两银子一个
在清乾隆年间,两淮有一名叫黄均太的盐商,他是两淮八大盐商之首,生活骄奢。
黄均太每天早餐时,一定要吃燕窝,喝人参汤,此外还要吃两个鸡蛋。一天,黄均太翻阅膳食账目,见上面有一行记录:每枚鸡蛋,纹银一两。于是便将厨子叫来,责备他虚报账目,侵吞花销。不料厨子答道:“您每天所吃的鸡蛋,其实并非从市场上买来的。小的家中养了100只鸡,所喂之物,并非平常饲料,而是用人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研成细末,调入饲料中。因此这类药蛋当然比平常鸡蛋贵出许多。”
黄均太一顿早餐光鸡蛋就得花2两银子,还不算人参汤和燕窝,当时农民的一石稻谷(60公斤)才500文,按1500文换1两银子的话,黄吃两只药蛋就抵得上农民的六石(360公斤)稻谷了,现在每公斤稻谷是2.6元,360×2.6元/公斤=936元,即当时的1两银子约为今天人民币468元。可见,黄均太吃一顿含2个药蛋、一碗人参汤、一碗燕窝之类的早点,至少要花费人民币2000元。他吃一碗蛋炒饭要花费50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23400元
盐商垄断经营暴富
盐商豪奢的生活来源于其富裕,有人说过“天下第一等贸易为盐商”。更有人算过,两淮盐商的蓄资为8000万两白银左右,相当于清政府两年财政收入之和。
在中国历史上,盐长期实行专卖,汉朝与唐朝都曾把实行盐专卖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授予盐商绝对的垄断经营权,这是明清时期才有的事。明初,因为北方边境大量屯兵以御蒙古,所以朝廷规定盐商必须先纳粮到边塞,然后由官府视纳粮的多少颁发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商人拿到盐引后才可以到盐场领盐行销。
到了清朝,盐商运销食盐,须先向盐运司交纳盐课,领取盐引,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往指定的行盐区销售。少数盐商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的食盐销售,因此他们可以任意抬高卖价,获取巨额利润。
灰色成本几乎占到50%
盐商虽获得了可牟暴利的垄断经营权,但他们的负担也很重。按照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陶澍的说法:清朝初年,两淮盐区(含豫、苏、赣、皖、鄂、湘)的正纲盐税原有90余万两,加上其他杂款,也只为180余万两。但到了乾隆年间,此数已达到400余万两,而到了嘉庆二十年之后,此数竟达到800余万两之多了。
盐商的负担还不止于行盐纳税,还要承受大小官员的额外盘剥。名目繁多的税费多如牛毛,各种审批手续繁琐曲折。合计下来,商人秘密支出的灰色成本几乎相当于成本的50%。
乾隆前后6次南巡,他口头上虽假惺惺地说“一切出自内府,无烦有司供应”,但主要花费均是长芦、两淮盐商的钱。乾嘉年间,各地盐商报效捐输军需就达白银3000万两之多,其中两淮盐商为支持朝廷镇压白莲教起义,从嘉庆四年到八年的短短四年之间连续6次捐输,共计白银550万两。
(据《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