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拟建“纯爷们儿”男子中学
对民营矿企
开出7.25亿元罚单
北京一路面突然塌陷
女子跌入热水坑皮肉分离
天价长江刀鱼
最贵每斤8000元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4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欲破“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困题
沪拟建“纯爷们儿”男子中学
□新华社记者 俞菀 仇逸 周蕊
 

  “拿什么拯救你,男孩?”在学习、成长、就业等方面,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危机”、“伪娘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近日,上海有关方面正在酝酿打造第一所“男子中学”。此事引发不少议论,有声音对“用性别隔离的方式圈养弱势群体”的做法表示质疑,甚至担心会适得其反,但也有人对改革的尝试给予肯定。

  

  应对“男生危机”上海拟建“男子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不久前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高中学段建立“市八男子中学办学创新可行性研究专项课题”,上海市第八中学已就“办男子中学”提交了申请方案。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表示,“男子中学”旨在应对“男孩危机”,以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

  卢起升说,希望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让男生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为相关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他认为,“扬长避短”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男子中学的课程设置将建立在大型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男生学习薄弱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人格养成方面,学校将基于男生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优势,意志力、计划性、耐挫力等方面的劣势,调整和优化办学思路,“扬长以增加男生自信,补短以促进全面发展”。

  据悉,一旦获批,市八男中将在上海黄浦区政府的支持和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全程“透明”实践的进展情况。

  

  质疑:“全男校”就能培养男子汉?

  在网络上,不少网民觉得“男子中学”作为教育试点值得尝试。如“小面包的爸爸”说:“个人认为不妨试试看,国外有很多男中女中,其中不少还都是名校。”

  但是另外一些网民觉得“有点儿悬”。如“午夜战神”说:“进‘男子中学’的青春期男孩周围都是同性,会不会适得其反呢,会不会培养出更多‘伪娘’和同性恋呢?固定的环境或许反而是一种束缚。”

  对此,卢起升强调,“男子中学”招生本着完全自愿的态度,也不是专家教授们的“突发奇想”或鲁莽行事。“男子中学”的方案是建立在对高三男生及其家长的大型调研基础上,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设计依据。调查问卷反映出不少问题,比如在男女混班教学中,很多男生的情绪和需求被忽略,优势没有更好地发挥。因此,“男子中学”会尽可能利用专家资源科学架构整体的男性化教育模式,特别是男生的人格养成与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卢起升说,到了高中阶段,男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同伴关系都比较稳定,3年的学校环境变化不会在异性相处方面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异性交往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校外交流加以弥补。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让男生女生“交往”而放弃更重要的教育改革探索。

  据悉,在“男子中学”探索的第一阶段,上海市第八中学将首先设立两个全男生实验班,招生规模在60人左右,添加例如男子拳术、中国象棋、男子电声乐团等充满“男人味”的课程,培养男生竞争、担当、顽强、合作等特质。根据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进一步扩展规模。

  

  改革旨在促进教育均衡

  上海社科院原院长、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说,教育的均衡除了考虑城乡、地区、校际等因素,也需要考虑性别差异。“‘男生危机’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在发挥男孩的积极性和优势方面出了问题。我们并不是要压制女性的优势,而是说男孩一直在学习中受挫,对自身发展和国家未来发展都不利。我们的理念是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据新华社上海4月3日电)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