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萌”的城管手册
是一种亲近
厅长“求粉”
更需用心“留粉”
用“天价点菜系统”整治“天价菜单”?
遇冷的顺风车 需要政府部门帮一把
放弃治疗,
然后活着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遇冷的顺风车 需要政府部门帮一把

 

  郑州私家车主叶占通联合300多位车主搞了个“爱心顺风车”活动,专门在上下班高峰期供市民免费搭乘。然而这样的好事却屡遭市民冷遇——很多人怀有天然的戒心,经常是车主们喊了半天,等车的人却不予理睬。甚至,还有人说,“走吧走吧,别在这儿骗了”。

  □赵勇

  

  做好事却被人当贼一样防,车主们想不通。这样的心情,或许正如《中国青年报》在调查中所说:77.9%的受访者痛感在当下社会做好人的成本高。网上很多人指责那些对顺风车始终不肯放下戒心的人,但说实话,对陌生人保持一分戒心,完全可以理解。大家扪心自问,如果有个陌生人打开车门让你搭车,你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点犹豫?其实犹豫的不仅是搭车人,作为车主,你在让人搭车的时候,心里有时也难免打鼓——让陌生人上车,会不会有危险?这样说,并不是同意互不相信应该是社会常态,而是承认这样一个客观现实:不轻易相信,的确已经成为一种被很多人默认的规则。要弥合这条很大的信任裂缝,需要“爱心顺风车”这样的公民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有所作为,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兜底。

  顺风车遇冷,是因为诚信缺失放大了本能的戒心。要想让信任代替戒心,当然需要提供爱心顺风车的这些先行者,但如果仅仅靠他们自身,其取信于人的力量,仍然会显得很单薄。如果这些先行者不断碰壁,直至黯然退出,甚至再也无人敢试,那么,整个社会走向互信,其阻力必然更大。

  在社会成员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前,理应提供社会秩序的政府部门,就应该站出来,用政府信用为弥合信任裂缝来兜底。前几天昆明市文明办公开承诺为搀扶摔倒老人被讹者埋单,引发激烈争议。很多质疑者认为,昆明文明办此举是在变相纵容讹人,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懒政。但我在想,也许“为做好事被讹者埋单”在制度设计上值得商榷(比如能否变埋单为帮助疑似被讹者打官司),但“政府为行善风险兜底”这样的思路却是对的。弥合社会信任度,是一个长期且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靠社会成员自己去完成,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政府部门的信用度远高于普通社会成员,且掌握丰富的公共资源,有条件也有必要为弥合社会信任裂缝兜底,即如郑州的顺风车,当地交管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审核车主资格、发放服务标识等方式来提高顺风车的可信度。

  顺风车遇冷,做好事成本太高,这是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就叫“信任缺失”,要弥合裂缝,需要每个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对别人多一份信任,但更需要政府为民间那些弥合社会信任裂缝的努力来兜底。爱心顺风车能否获得政府的帮扶,正是一张试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