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磊
8月5日,北京大学发布了由该校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报告称,全国2011年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对此,不少网友自嘲“又被平均了、拖了国家后腿”。已经好多年了,调查报告后面总跟着“被平均”的抱怨。
对此,该课题组负责人、北大社会学系导师李建新回应称,“披露的是全国平均数,只起到了简要概括的作用,会抹杀内部的差异。而实际上,社会不同阶层中间的内部差异很大”。他认为,在网络上发出声音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达到平均数标准的群体,而超过平均数的却往往是“暗暗窃喜”。
这个“窃喜”用得很好,很传神。窃喜,就是偷着乐。中国人讲究财不外露,所以掩口而喜。“窃喜”的人群中,有没有同时还在“窃忧”的?就在这个月,铁道部宣传处前处长陈谊涵因天价宣传片被查,调查人员在其家中查获超过1000万元的巨额现金和至少9本北京市房产证。在已经受到查处的官员贪腐案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拥有多套住房者,至少也有几十人了,没有被查处的,肯定要多得多。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在窃喜中。还能窃喜多久,主要看反腐的决心有多大。要早一点儿结束这种窃喜并不难,只要切实实行官员财产公开这一招就够了。
在《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上,北大校长助理李强表示,将持续开展调查并发布数据,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其实,网民“被平均”的抱怨,同样应该作为政策决策的依据被重视,被采纳。
在网上搜索有关《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的信息时,还发现,今年6月初,北京师范大学也发布过一个《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名称一模一样。网上没看到这份报告——其实是一本书,但是,发布会上有关人士的发言以及该书的目录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说话小心翼翼。比如,民生的缺失已经是事实,而且有的领域里民生缺失很严重,比如食品安全。但是,在北师大的这份报告里,叫做“避免‘民生缺失陷阱’”,好像民生缺失还没有到来,还没有成为现实。又比如“防止‘高福利陷阱’”更是远离实际国情。难道北师大有关专家没有看到这个现实:一部分人早就不声不响地享受高福利已经好多年,从工资待遇、医疗到养老金,都远超普通民众;都已经成为现实了,专家却在说“避免”,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民众的高福利可言?
撰写调查报告措辞如此小心翼翼,有关专家在害怕什么,或者要迎合什么?难道是怕报告通不过?怕有关领导责怪报告太“负面”,所以遣词造句尽量“正面”,尽量顺耳?这样的专家还不如网民,觉得自己“被平均”了就大胆喊出来,让社会知道,让决策者听到,以期推动社会改革。不过专家和网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网民喊几句“被平均”,不会失去什么。但是,专家如果不听招呼,大胆说真话,可能会失去很多利益。不知道这是不是调查报告总是重复平均数的老调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