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出了问题,本该送到汽修厂处理,其费用自理或由保险公司支付,没料想居然可以送到一些汽修厂“代撞”一下,不仅车主可以免费修车,而且汽修厂还能大赚一笔。
近日,江苏常州警方调查一起汽车骗保案件时,竟然发现有上百起同类的案件。这些企业是如何骗取商业保险的?其背后又有怎样的利益关联?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采访。
“代撞”骗保:业内公开的秘密
一家保险公司员工不久前到常州市一派出所报案说,一辆奥德赛轿车在当地撞到路边树上,向保险公司索赔5.8万元,经查看现场照片,可能存在骗保的嫌疑。
接案当天,派出所组织民警对车辆及现场进行了调查取证,发现该车辆在事故发生前20天没有任何行车轨迹,事故分检照片也显示,车辆撞击位置、现场刹车痕迹等确有疑点。
次日警方传唤涉案嫌疑人。经审讯,嫌疑人交代了所在汽修厂代替车主故意撞树骗保的事实。之后,民警对这家汽修厂合伙人等进一步调查,包括从全市范围内调取该厂负责检修、理赔的商业保险案卷,发现多家汽修企业存在黑幕交易。
据嫌疑人交代,自2011年至今,该修理厂故意制造事故现场,先后向保险公司骗保20多起,骗得赔款180多万元。同时,还提供了另外两家汽修厂存在类似问题的线索。
根据这些线索,常州警方一一追查,最终破获此类“代撞”骗保案件90多起,涉及被骗保险金额1100多万元。到目前,已抓获涉案嫌疑人130人,移送检察机关95人。
嫌疑人张某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说,“代撞”骗保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少汽修厂都这么做的,他们也是跟别人学的。
同一根电线杆,发生多起事故
“代撞”骗保是一件危险的事,汽修厂为何铤而走险?“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中间不仅有利益关联,而且也是一项“技术活”。
据办案民警介绍,“代撞”骗保的汽车,有的是出了故障,但又不属于保险理赔的范畴,车主想不花钱修车,或者修理厂唆使车主不花钱修车;还有的是准备出售的“二手车”,售前车主想将其翻新,让车卖个好价钱,又不想自己花钱修理;也有的是刚买来的“二手车”,发现有一些问题,车主也想不花钱修理,于是找到汽修厂。
在“代撞”骗保过程中,汽修厂是最大受益者。据了解,本来修车并不复杂,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汽修厂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就以免费修车劝说车主“如此这般”,结果修理费大大增加。车主虽不花钱,但保险公司需要付出更多的赔偿。
经公安机关调查,此类案件的一般过程是,车主将有故障的车交给汽修厂,汽修厂将一些报废零件安装到车上,然后找一个地点,请该厂有经验的员工进行“代撞”,人为制造事故现场,再让车主到现场向保险公司打电话报险。如果是没有投保的车辆,则采用投保车辆制造双方事故,利用投保车辆负全责的约定进行骗保。
据了解,“代撞”地点要符合某些要求:一是没有视频监控;二是现场没有目击者;三是有树或电线杆等圆柱状坚固物。这样的地点一般并不好找,所以出现了同一地点、同一棵树、同一根电线杆附近,发生多起“撞车”事故的怪现象。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朱国亮 王骏勇
加强信息共享,遏制骗保行为
中国保监会江苏监管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半年来,江苏保险业反保险欺诈中心和各地反保险欺诈工作站共计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及保险诈骗案件348起,其中涉及车险诈骗的336起。
据分析,除了“代撞”骗保之外,还有更换驾驶员实施骗保的,先出险后投保实施骗保的,以及套用旧件实施骗保的,等等。其作案特点,颇有团伙化、专业化的趋势,如有专人负责策划,专人负责制造“事故”,专人负责索赔等。
一家保险公司业务经理邓兵告诉记者,由于车主和汽修厂共同作案,除了故意制造现场之外,其他流程均符合保险公司要求,且汽修厂“代撞”行为相当专业,保险公司也很难发现问题。
中国保监会江苏监管局提供的材料说,当前,保险行业相关的承保、理赔等信息未能有效共享,是造成保险诈骗案件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正加快开发集合高风险信息平台和反保险欺诈信息比对平台等信息系统。保险监管部门表示,将与公安等部门配合,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汽修厂这一类的骗保行为。(据新华社南京10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