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菜地与法治
当“催债公司”来敲门
“垃圾桶丢失严重”
不只折射市民素质
“自酿米酒”
戒得了官员的酒瘾?
一双如此神奇的“校鞋”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桶丢失严重”
不只折射市民素质


 

  

  □马龙生

  

  从5月至今,大连城区有约150只垃圾桶、100只新式果皮箱丢失或损坏。环卫公司寻找时发现一户居民的院内摆放着丢失的垃圾桶,里面还盛放着酸菜。(10月30日《华商报》)

  该新闻引发网友围观,网民的关注点并没有放在“偷窃和损害垃圾桶的市民素质”上,而是发现了新的“扒粪”点。

  “花800万元设8000个垃圾收集容器”,每个果皮箱或垃圾桶高达1000元,从使用价值看,是否有必要如此奢侈?从采购过程看,是否真的应该支付这么贵的价格?

  而且,价格这么高的垃圾容器,难道就只是单独摆放在街头?为什么连起码的固定都没有?偷起来这么容易,到底是该埋怨市民素质低,还是该批评管理者没尽到责任?

  为了××,投巨资引入××……而在“为了”和“巨资”之间,到底有多少应该阳光却实则暗箱的操作?到底有多少权利需要尊重?这成了百姓关注、官方忌惮的敏感点。“垃圾桶丢失严重”的报道,公众挖出的关注点为什么和报道者的初衷不一致,原因就在于此。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