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打“骂人的娃娃”是以大恶惩小恶
取消
地铁冠名,
赞一个!
“非公务员不嫁”
并非胡言乱语
营养改善计划
或需调整运作模式
表演“上班”的“大片”
要演多久
版面导航      首页 2010.10.16以前报纸
 
下一篇4 2012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人打“骂人的娃娃”是以大恶惩小恶

 

  □曾颖

  

  近日,一名年仅8岁的长沙小女孩在公交车上冲着一位七旬老人大吼,骂其“痴呆”,引来旁边女乘客的不满。小女孩被女乘客连扇几个耳光,脸肿了好几天。(详见本报28日11版)

  仔细看完视频之后,总觉得这是件不该发生的事情,这样一件由普通小事引发的纠纷,怎样成为了一个热闻呢?

  首先,冲突点在于小女孩骂了老人“痴呆”,无论是在哪种语境之下,这都是毋庸置疑的错误。在我们的价值观中,年幼者必须尊重老人,而在现实中,很多孩子都做得不好,大家将这个8岁的小女孩作为这类孩子的形象代言人而痛加责罚,并指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长辈对孩子宠爱过度,而缺少教育。“大人不教育,有人帮你教育”,这是很多跟帖的内容。

  应该说,这种情况确实是切中了当下青少年教育问题中的一个关键点,但问题在于,一个8岁的娃娃,在陌生的环境中与陌生的大人产生冲突,情急之中从其掌握的有限的词汇中找出一个不合适的词语来还嘴,究竟又有多大的错误,又能承担得起多少道德退化的责任呢?

  至于本应该站在中性立场上的女乘客,选择以一顿巴掌来作为维护道德的行为,事实上更是以一种大恶来惩治小恶。如果说小女孩不知轻重,还嘴触犯了社会和民众的道德底线,那么,劈头盖脸一阵耳光打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则是一种施暴,甚至触犯了法律。

  二者孰重孰轻,应该是有基本判断的。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大人可以批评她给她指出来,而将这种批评与教育扩大为触及皮肉,则明显有些过分。

 
下一篇4  
 
   
   
   


所有内容为鹤壁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