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废黜顾命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曹魏,命令李平督运军粮。李平就是李严。李严到成都后,受命代理丞相府的政务,而且负责给诸葛亮催办、督运军粮。但是夏秋之际,天降大雨,运粮不济,这时李严就派人跟诸葛亮讲,粮草运不过去,是不是可以撤军?诸葛亮同意了。谁知道诸葛亮撤军的消息一传到成都,李严就故意装出大惊小怪的样子说,丞相怎么撤兵了,粮草很多呀?然后又一纸奏折报告刘禅,说丞相撤兵是假,诱敌深入是真。诸葛亮回到成都后大怒,把李严和他来往的所有亲笔书信全部出示,李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意思是理屈词穷,坦白交代。他低头认罪以后,诸葛亮上表后主,废其为平民,流放梓潼。
以上就是李严被废的经过,但情节可疑,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犯罪动机不明。《三国志》解释为“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解己不办之责”的意思是因为军粮运不过去,所以李严想推卸责任,嫁祸于人,这句话是说得通的。但“显亮不进之愆”,意思是要故意显示诸葛亮不想北伐,因胆小怕事而撤军就说不通了,因为李严给刘禅的表文里说得很清楚,丞相不是不敢打仗,而是伪退,是为了诱敌深入。第二,作案手法拙劣。如果李严存心陷害诸葛亮,不可能留下把柄,李严为官多年,怎么可能留下揭示自己罪行的亲笔书信呢?第三,一面之词。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一种暗箱操作的秘密政治。公布出来的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这个案子后面还有没有更深的东西,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了。
诸葛亮废黜李严,并不是他的单独行动,而是联合了当时朝中的20多位大臣,联名上书提出废黜李严。在表文上签字的,有魏延、杨仪、邓芝、刘巴、费祎、姜维等人,这些人属于不同派别。不同政治派别的人联合上书废黜李严,说明李严确实犯了众怒。结果李严被废为平民,流放梓潼。3年以后的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李严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发病而死。
■究竟谁是谁非
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是诸葛亮在玩弄权术、排斥异己,还是李严争权夺利、自取灭亡?要弄清楚真相,有必要看一看诸葛亮和李严成为托孤大臣后,他们之间的权力、地位的比较和李严在被废之前的表现。刘备托孤的故事发生在永安,也就是现在重庆的奉节,诸葛亮和李严从成都被召来托孤以后,诸葛亮就回到了成都,而李严则留在了永安。刘禅即位以后,诸葛亮封武乡侯,李严封都乡侯,且刘禅授予他上方宝剑,加官进爵。蜀汉建兴四年,李严由辅汉将军晋升为前将军。建兴八年,李严又升为骠骑将军,回到了成都。
从表面上看李严是步步高升,实际上他却处处不如诸葛亮:第一,刘备托孤以后,诸葛亮返回成都主持朝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李严留镇永安,远离朝廷,逐渐被政治中心遗忘。第二,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领益州牧,而李严当了前将军后曾经要求当一个刺史,比州牧低半级,却没有得到批准。第三,诸葛亮开府治事,李严也提出了这个要求,却没有得到批准。所以,李严表面上步步高升,实际上却处处不如诸葛亮。因此,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是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离心离德。
诸葛亮北伐,调李严的军队,李严不但不发兵还提出一个要求,要做巴州刺史,没有被批准。后来诸葛亮西征,命李严出兵汉中,李严又不去并要求开府,还是没得到批准。最后诸葛亮让步,让李严回到成都。根据这些,学者们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一派谴责李严完全是个狡诈、自私、阴险、残忍、不以国事为重的恶劣分子,诸葛亮顾全大局,一让再让,李严得寸进尺,所以自取灭亡。另一派认为李严提出要当巴州刺史和开府,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李严和诸葛亮的矛盾,主要是因为诸葛亮不容他人染指最高权力。
面对同样的史实,不同的专家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首先我们要问,刘备为什么要安排一正一副的辅臣结构?从这里入手,也许我们就能找到李严被废的真实原因。
刘备的永安托孤,实际上是个深谋远虑的策略,是因为蜀汉帝国的特殊性。益州有两种势力,一种是由益州籍官僚和益州本地豪强、大族组成的本土势力,另一种则是外来势力。因此在刘备托孤的时候,蜀汉政权最大的忧患不在曹魏,不在孙吴,而在自己内部,这是刘备最担忧的。
■李严自取灭亡
刘备的想法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自己集团的势力一定要占主导地位,在此前提下,以我为主,兼容三方。即巩固新人的地位,稳定旧人的情绪,协调新旧之间的关系,消除新旧之间的界限,这样蜀汉政权才能够长治久安。就是在此时,李严出现在了刘备的眼前。李严是荆州南阳人,原来跟随刘表,曹操南下夺得荆州以后,李严不愿意投靠曹操,就往西入蜀投靠了刘璋,刘备带兵入蜀的时候,李严又降了刘备。也就是说,李严是刘璋旧部当中和荆州集团关系最密切的,再加上他特别有能力,刘备才构想了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的辅臣结构。
但是刘备没有想到,李严本身有很多矛盾:第一,自视甚高,难以共事。这个人性格不好,当时有一句名言叫做“难可狎,李鳞甲”,意思是说李严这个人肚子里面有龙鳞,只能顺着摸,不能倒着来。说明李严这个人不好接近,不好共事。第二,效法苏张,朝秦暮楚。在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之间,李严摆来摆去,甚至挑拨离间,挑起新旧不和。正是因此,诸葛亮在弹劾李严的时候,才有可能把新人和旧人都联合起来。第三,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李严留驻永安,后来又到了江州,在那里筑城、扩军,要求划出五郡之地,单独成立巴州。这在诸葛亮看来,是挑衅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荆州集团一定要占据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这个是不能动摇的;第二个原则就是统一原则。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我认为诸葛亮废李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依法治蜀。蜀汉是一个由三股势力组成的政权,有着严重的内部矛盾和内部危机,要把这三部分人团结起来,只有依法治蜀。依法治蜀就是不论亲疏远近,不论属于哪个集团,在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诸葛亮执政期间非常重要的思想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