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蠡的精心策划下,越王勾践实施苦肉计,终于赢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最终被放回越国。夫差在赦免勾践时,封还给越国百里之地归勾践直属,而其他原本属于越国的领土则被吴国占领。作为战败国,越国要处处听命于吴王夫差的安排,成为彻头彻尾的属国。此时的越国也正品尝着多年穷兵黩武最终兵败敌手的苦果,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棘手、处处受制于人的局面,作为勾践身边最重要的谋臣,范蠢将如何协助他重整河山?曾经在吴国患难与共3年之久的君臣,在回到越国之后是否会同心同德、合力振兴越国呢?
●巧建都城
越王勾践和范蠡被放回越国。进入越国国境后,许多国民在路边欢迎他们,大家都高喊道:“越国兴旺,指日可待。”
此时的越国无论面积、人口还是经济、军事都远不及吴国,要想重振雄风,报仇雪恨,谈何容易。曾经与勾践患难与共3年之久的范蠡得到了越王勾践的充分信任,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他的经济振兴政策: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提倡多种经营,不断增强越国的经济实力;通过减免赋税,鼓励人口增长,关心民众疾苦,不断提高越国的凝聚力。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增强军事实力才是能与吴国一决高下的关键。作为战败国,越国要处处听命于吴国的安排,吴国根本不允许越国发展军事力量,这就给越国出了一道难题。那么,作为越王勾践最重要的谋臣,范蠡将会怎么办?越国将会如何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呢?
为此,范蠡采取了几项重要的措施。
首先,重建越国的都城。
越国战败后城防设施已不复存在,勾践回到越国后,曾想把国都迁到山里去,范蠡不同意。范蠡说:“您要想重整国力,打败吴国,怎么能够把国都迁到偏僻的山沟里呢?应该在平缓的地带修建自己的城墙。”在范蠡的策划下,越国先在会稽城建了一座小城。这个小城规模很小,只有“二里三十三步”,也就是说仅够王室的人居住。建这么小的城是为了向夫差表明,越国根本不对吴国设防。
在这之后,他们又开始修建一座大城,为了不引起夫差的怀疑,这座大城的西北部没修城墙。越国的西北部就是吴国,西北部不设防,表示吴国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是其余的城墙非常坚固。由于这座城的城墙是范蠡设计的,后来被称为“蠡城”。虽然西北部没有修建城墙,但是,范蠡在西面的卧龙山上修建了一座很高的飞翼楼,飞翼楼乍看上去就是一座楼阁,似乎就是为了观赏,但实际上有瞭望的作用,可以看得很远,范蠡非常巧妙地用飞翼楼的景观特点掩盖了它的防卫功能。
●重振军威
范蠡以瞒天过海的做法修筑了会稽城,不但没有引起吴王夫差的怀疑和警觉,反而得到了夫差的同情和肯定,这不能不说是范蠡的一大功劳。当然,有了这些防御工事还远远不够,兵器的好坏、军队的战斗力和牺牲精神更为重要。因此,范蠡协助越王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打造兵器。
古代战争往往靠近距离的搏杀决定胜负,士兵随身的剑非常重要。越国有许多铸剑名匠,勾践把他们集中起来,让他们到山里秘密铸剑。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都有很多越国剑的痕迹。
据说,勾践非常喜欢宝剑,他自己收藏过5把宝剑。越国除了剑的名气很大以外,车船也都声名远播。勾践说过,真正打起仗来,陆行则乘车,车船之利,比兵器、弓弩还要厉害,还要快。锐利的兵器、便捷的交通设施是越国战胜吴国的重要条件。
范蠡做的第三件事是训练士兵。范蠡深知战胜敌国有两件法宝:第一,士兵的勇敢;第二,合理的战术。而勇敢是首要条件。
据说有一天,勾践坐车行路,突然看到路边有一只很大的青蛙,眼睛凸出,肚子滚圆,气鼓鼓地趴在那里。勾践突然站起来,用手扶着车前的横木,对这只青蛙行注目礼。当时人们都不理解,就问:“大王,您为什么要对一只青蛙行注目礼?”勾践回答说:“我特别希望士兵都有一股怒气,就像青蛙一样,肚子气得鼓鼓的,但是我一直没看到,今天看到这只青蛙气鼓鼓的样子,所以向它行注目礼。”勾践想以此来激励士兵。这件事情传出去后,士兵们很受震动,觉得自己应该有复国的信念,应该保持一种怒气。
后来,勾践和范蠡又设计了一次演习,他们用火点着战船,然后命士兵去救火,说如果在救火过程中有人受伤或牺牲,一定会得到最高规格的奖赏。士兵把衣服和各种袋子用水浸湿披在身上,勇敢地跑到战船那儿去救火,勾践和范蠡达到了目的。越国的士兵一直保持着比较高昂的斗志,这跟训练有方有很大关系。
●尝胆,卧薪?
除了修建防御工事、打造兵器和训练士兵,君主的坚强意志和必胜决心是越国复国雪耻的关键。一提起越王勾践,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卧薪尝胆”的故事。应该说,在吴国3年的苦难生活,加上范蠡的苦心叮咛,越王勾践确实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信念。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难道真会放着优越的生活不过而去卧薪尝胆吗?史书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国语》和《左传》这两部距离越王勾践时间最近的史书都没有提到卧薪尝胆。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只写到了尝胆,没有记载卧薪:“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直到北宋时期,苏轼的文章中才出现“卧薪尝胆”的字样。虽然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勾践卧薪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勾践到吴国为奴的时候,就是睡在柴草上,回国后,勾践为了不忘耻辱,很有可能既“尝胆”又“卧薪”。
●屡拒发兵
在范蠡等人的精心辅佐下,越国实力不断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但在范蠡看来,越国需要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共计20年的准备时间,才能与吴国抗衡。不过,年轻气盛的越王勾践报仇复国心切,怎么能等得了那么长时间?
随着越国不断强盛,勾践复国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回国刚两年,他就迫不及待想出兵攻打吴国,召集范蠡、文种等人商议。但大家都不同意这么早就贸然出兵,范蠡更从较深层次全面分析了不能出兵的原因。
又过了两年,勾践再次询问范蠡是否可以发兵?范蠡还说不行,他认为现在人事方面的机会到了,但是天时还不成熟,还要再等一段时间。他还建议勾践利用这段时间发展国内经济,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便在发动战争后得到邻国支持。
又过了两年,勾践觉得形势越来越有利于越国:第一,吴王夫差想向北用兵,与北方诸侯争霸;第二,吴王夫差身边头脑最清醒的伍子胥被夫差杀了。但是范蠡依然认为天时还不到。
素有道家风范的范蠡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实施着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方针,3次拒绝了越王勾践出兵吴国的提议。
公元前483年,吴国发生灾荒,粮食奇缺,国力大减,越王勾践再次提出讨伐吴国,再次遭到范蠡拒绝。范蠡认为吴国发生灾荒,人心不稳,如果在这时候出兵,吴国人就没有退路,会君臣合力,拼命抗击。
到了公元前483年的9月,勾践已经急不可耐了,他说:“我觉得一桌子丰盛的宴席也不如一盘熟食顶用。”范蠡这时候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据我分析,现在吴王夫差要率领吴国的军队北上了。这个时候国内兵源空虚。可是他还没走远,如果我们现在出兵,他会马上回来救援,这样对咱们不利。”他建议明年春天再出兵。这样范蠡又拖延了一段时间,终于抓住了吴国最空虚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