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要想了解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就去看这个家族的祠堂。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的渔溪王氏宗祠建于公元1414年,是衡阳地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祠堂。它历经了500多年历史的沧桑,今天依然庄严肃穆,富丽堂皇,不知有多少传奇故事深藏其中。
●衡阳第一家
2007年6月,《走遍中国》的记者随同衡阳市文物专家郭建衡来到王氏宗祠。郭老师今年60多岁,毕生都致力于考古研究,对衡阳境内的各种文物古迹了然于胸。他告诉我们,修建这座祠堂的王姓家族,是衡阳地区的名门望族,号称“衡阳第一家”。衡阳位于湖南省南部,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拥有700多万人口。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隋代以来,衡阳先后设郡、州、府、道,1942年建市,历来是湖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商贾云集之处和江南主要商品集散地。
走进王氏祠堂,只见迎面供奉着他们的祖先王万庄。距今9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1061年,王万庄在此买田安家,并建了一座小祠堂,名叫崇本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据记载,王万庄是北宋时期的进士,虽然曾任邵阳县令,但远没有达到声名显赫的程度。王氏宗祠经过王家几代人的建设,几经修缮,到明代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在王氏祠堂我们碰到两位老人,他们都是王氏的族人。老人说,生活在村里的王氏族人最大的是第19代,最小的是第34代。同一个村子竟然有16代人共同生活,这不禁让我们瞠目结舌。带着疑问,我们提出要看看王氏族谱。
王氏家族公元1061年第一次修谱,到2001年最近一次修谱,941年的时间里总共修谱15次。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是1938年第14次修的家谱,仅总谱就有96卷之多,翻开王氏族谱仿佛翻开了王氏家族近千年的历史。早在900多年前,王氏家族的祖先就以家规的形式告诉族人,要扶弱济贫,尊老爱幼,告诫族人要和谐相处。这些细致而又充满人情味的规定,似乎让人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流传至今的传统美德。即使到现在,在王氏家族聚居的大渔村里,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和谐安宁的气氛。
●造就贤达之人
凡大家族都有严格的家规,王氏家族更是如此,但不同的是,王氏家族只有对屡犯家规而不改的族人才会进行严厉的惩戒。每当这个时候,祠堂就会大开中门,这在平时是很难见到的。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个晚上,就在正堂供奉的祖宗牌位前,族里的一位年轻人因为屡次打骂兄嫂而受到严厉的惩戒,至今族里的老人还能记起当时用竹鞭惩戒年轻人的情景,对那根惩戒人的竹鞭尤其记忆深刻。
一般来说,祠堂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护族权,执行族规。为了对族人进行有效的震慑和管理,许多地方都把祠堂建得阴森压抑,让人不寒而栗,心生畏惧。而进入王氏祠堂却像进入了一座洋溢着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殿堂,不论是门前的石狮、石鼓,匾额上的石雕,还是梁柱,都是雕刻彩绘,内容丰富,形态逼真。尤其难得的是,这些装饰从明代保存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王氏祠堂是一座只有两进的建筑,进入第一进里面便一览无余。凭着多年研究文物古迹的经验,郭建衡认为,这座祠堂之所以采用如此明丽通透的建筑风格,一定跟这个家族的文化理念、宗族理念有关。“王氏的族规给人一种宽松感,富有和谐的意义”,他说。
除了特别的建筑风格,在王氏祠堂内,崇本堂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孝节堂和贤达堂。由此看来,这座祠堂之所以与众不同,正是这种开明思想的体现。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相对先进的思想理念、这种开明的处世哲学,才使王家被尊为“衡阳第一家”。郭建衡认为,这种思想的影响和传承,必然会造就许多才学超群的贤达之人,其中一个就是王大韶。
王大韶字希舜,号心雪。他虽然只参加过乡试,但却校刊和纂修了著名的《石鼓书院志》。
●纯朴的耕读家风
在蒸水和湘江汇合处,一座小岛从中升起,这就是石鼓山。石鼓山不高,海拔只有69米,面积还没有一个足球场大,石鼓书院就建于此。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书院,几经损毁,又几经重建,最后彻底毁于1944年那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的战火中。
2006年,衡阳市政府决定重修石鼓书院,这已经是第12次重修了。作为这次重建工程陈列设计组的组长,郭建衡研究石鼓书院历史最可靠的依据就是《石鼓书院志》了。如果没有王大韶修志书的贡献,他很难想象自己的工作该怎样开展。
明万历七年,《石鼓书院志》的检校工作开始了,此时的王大韶已经65岁了。修志时的疏漏,再加上资料匮乏,真伪难辨,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进行考证,比如传说中石鼓山上的千年石鼓是否真的存在?那神秘的朱陵后洞是否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一直通到南岳衡山?石鼓山崖壁上摩崖题刻都是哪些先哲的神来之笔?这些都需要王大韶从浩瀚的史料中去求证。王大韶在《石鼓书院志》后序里这样形容自己:“穷日夜之力,搜遗辑残。”足见当时检校的艰辛。明万历十七年,《石鼓书院志》检校完毕,历时10年,这时的王大韶已经75岁了,这项工作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
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王大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最终完成了这本志书的检校工作呢?王氏宗祠自其前身崇本堂起,即设私塾以教本族子弟,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当年兴办义学的培槐阁。培槐阁受石鼓书院影响,反对以科举功名为重,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教育之本。而族内的子弟不论贫富,必须在此接受教育,就连义学学规都是仿照石鼓书院院规制订的。王氏宗祠义学要求老师必须有真才实学,教育弟子孜孜不倦。王大韶从小就受到优秀教师的教育,一直致力于学业,35岁时仍在石鼓书院读书,一生也仅参加了一次乡试,并没有为了做官继续参加科举。历时10年,只为检校一本志书,这种对待事业对待学问的执著,几乎到了偏执的程度。其实,这种性格在湖南人中并不罕见,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无一不是湖南人,时至今日,许多人都领教过湖南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事风格。
如今,王万庄的后裔已有10多万人,仅族谱上有记载的就有6万多人。每年的清明节,王氏宗祠都会举行盛大活动,族内许多金榜题名的学子,更要到祠堂重温族规家训。这个传统已经超越了王氏家族的范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十里八乡的耕读家风。
本文素材由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提供
韩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