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台前幕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星大饭店》引发热评
何群的《秋海棠》不阴柔
《秋海棠》幕后花絮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群的《秋海棠》不阴柔

  他有个“三不原则”

  

  何群说:“我本人不喜欢黏黏糊糊的感情戏,也没在意什么‘鸳鸯蝴蝶’,只是尽力向大家讲一个好的故事,塑造出一个观众喜欢的角色。”于是,原著被彻底颠覆,“剧中我只留下了主要人物和秋海棠被军阀毁容的情节,剩下的都改了。”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笔就是主人公秋海棠的性格命运,“原著里秋海棠被军阀抢走了心上人还被毁容,后来在戏班里打杂跑龙套,以自杀告终,这样的情节显得秋海棠很窝囊很懦弱,这样一个秋海棠观众会喜欢吗?所以我把秋海棠改成一个大度仗义的人,破相后忍辱偷生,18年以后把女儿抚养成人然后重返舞台。”不仅仅是秋海棠一个人,整部戏在他的执导下都变得“爷们儿”起来,这源于他的三不原则:“第一,剧情不黏糊。剧里也有爱情,但以往那种俩人见面就腻腻歪歪、缠绵得没完没了的镜头没有;第二,人物不做作。虽然秋海棠是一个京剧名旦,但他不是很媚的男人,梅兰芳、程砚秋这些名角在生活中是很男人的,所以我不会把他处理成兰花指那种小生;第三,台词不絮叨。其实真正到了生离死别,是默默无语尽在不言中。”问他这样的处理和改法与制片方的初衷是否一致时,何群说:“我认为这样改很有道理,反正他们没说这样不好。”

  

  他慢到连投资方都怕了

  

  何群导戏,好。但他也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慢。一部别人一两个月就能拿下的戏,放在他这就得且等着了,有时候急得制片人、投资方直催他。他还是依旧按照自己的习惯,反复打磨、反复拍摄。是慢工出细活?他不同意:我不是慢工出细活,“慢”有一定规律,不能坐在那里一天什么也不干也叫“慢”。形容何群的“慢”是导演在现场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不是无限制地慢。记得他刚开始做导演那会儿,不知道一个导演该做什么只好硬着头皮,揣着不撞南墙不死心的决心,接了第一部影片。因为怕拍不好,不光带着演员们亲身去体验生活,还对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完美,以至于大家给何群起了个外号叫:何八条。何群心里清楚得很,有的镜头何止八条,为了更趋完美,一个镜头几十条他都拍过。

  就拿这部《秋海棠》来说,30集的戏,前期拍摄用了4个月。光秋海棠被破相脸上的那道疤他就研究了好久,“疤痕怎么弄我想了半天,大小、位置都挺重要,我把道具在辛柏青脸上摆了半天,才找到了最好的效果。在文学里,一个戏子如果脸上有疤那就没法看了,但是在这部剧中因为脸上的疤而让他更爷们儿了。”

  

  他砍掉4集戏眼都没眨

  

  前期拍摄4个月,后期制作用了5个月,何群本人亲自操刀做《秋海棠》后期,岂料,他这一上马,让制片方一下就亏了200万元。因为他眼睛都不眨地就把34集的戏砍成30集。何群坚持自己的立场,砍掉4集,是为了挤掉水分,为剧情紧凑。这是为观众,也是为自己的信誉。“现在的影片都强调节奏感,所以片子一定不能拖沓。但像景别、灯光之类的细节,也一定要注意到。观众可能看不出来这些细微地方的精致,但能感受到视觉上的愉悦。这就是导演在后期剪辑时注意细节的原因。”何群原来一直拍电影,他感叹如今哪有那么多好电影啊,拍拍电视剧也不错,“努力把电视剧拍成电影吧。”对于一部戏能否成功,何群说首先得益于一个好的剧本,“得看编剧的水平如何,其次需要一个好的创作班子,共同来塑造剧中的几个演员。选演员首先得合适,接下来才考虑是不是腕儿。”何群手下的很多演员,都已从无名小辈变得身价不菲,问其如何能慧眼识英才时,他回答说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演员在生活中呈现出的状态是否生动,二是演员的自身魅力。他笑称最有效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对面这个演员穿的西服不能是借来的,得是他自己的。同时表示,当年能在学校里一眼看中辛柏青,就是因为他穿的是自己的西服。

  何群是赌气接导电视剧《秋海棠》的。他心里不服,嘴上也不服,凭什么大家都说他执导不了情感戏,他偏要导一回,让那些说他的人、把他瞧扁了的人看看。细数这位第五代导演的成功作品,从电影《烈火金刚》、《凤凰琴》、《平原枪声》到电视剧《吕梁英雄传》,都是关于硬汉、关于英雄的,《秋海棠》则缠绵悱恻,以经典爱情打动人心,怪不得都给他泼冷水,担心他“风花雪月”不来。可何群的倔脾气上来了,他说不但要拍,还要拍硬气了,拍出个不同的“鸳鸯蝴蝶”出来,拍出个爷们儿的“秋海棠”。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