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电视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冲击后位
殿廷争锋
巩固后位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殿廷争锋

  《百家讲坛·千古女皇武则天》系列之六

  殿廷争锋

  武则天得不到外廷的支持,很是心烦。这时候,以许敬宗和李义府为核心的一批支持武则天当皇后的官员集结在了一起,武则天终于在内宫和外廷之间建立起了畅通无阻的情报网。

  ■获支持绝处逢生

  武则天因为得不到外廷支持而毫无进展的时候,有人主动站了出来,此人名叫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在中书令来济手下当中书舍人。李义府是唐初有名的才子,但他却擅长不露痕迹地算计别人,成语“笑里藏刀”说的就是他。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李义府就跟随他,和中书令来济齐名,号称“来李”。后来,来济官居中书令,李义府却远在来济之下。为了自己的仕途,李义府选择了讨好高宗李治,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李义府为人不好,很快得罪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准备将其贬到壁州担任司马。借职务之便,李义府提前看到了自己的调令并将调令截留下来,然后马上去请教好朋友王德俭。王德俭狡猾多智,马上为李义府想到了一个办法,“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相异议,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意思是皇上想立武则天为后,得不到支持,你要是支持,就可以转祸为福。李义府连夜求见李治,提出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李治非常高兴,不仅赏赐了李义府,还保住了他的官职。

  第二天,武则天亲自派人接见、慰问李义府,很快,李义府从中书舍人升到中书侍郎。唐高宗的做法无疑向全体大臣发出了自己立武则天为后的信号,很快,大批官僚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

  ■为立后君臣反目

  反对武则天当皇后的势力依然强大,两派之间的斗争一触即发。在空前紧张的气氛中,唐高宗和武则天终于决定摊牌。永徽六年九月一日,唐高宗在退朝后单独留下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位宰相商议立后一事,四个人联想到最近围绕武则天所产生的政治风波,开始研究对策并统一口径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这时,出现了一个持不同意见者,这个人就是李勣。很快,李勣就以身体不舒服为由告假回家。

  剩下的三个人去内殿见到高宗后,面对高宗想立武则天为后的意图,褚遂良说:“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无愆妇德。先帝疾甚,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新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未有愆过,恐不可废,臣不敢从,上违先帝之命。”褚遂良表达得很清楚:第一,皇后出身于世家大族,武则天不符合条件;第二,王皇后是先朝所娶,废掉皇后就是违背了唐太宗的意思;第三,王皇后没有过错,不能轻易废掉。这一次内廷的讨论,褚遂良有理有据,唐高宗无法反驳,双方不欢而散。

  ■武昭仪殿廷干政

  第二天退朝后,唐高宗再一次留下几位宰相老调重弹。褚遂良又率先说:“陛下必别立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要在武氏。”认为即使要另立皇后,也要在天下名门闺秀中再选。接着又说:“且昭仪经事先帝,众所共知,陛下岂可蔽天下耳目,使万世之后何以称传此事?”意思是武则天曾经是先帝的才人,不能成为当朝皇后。褚遂良说完,将朝板往殿阶上一摔,摘下帽子磕起头来,以死相劝。唐高宗大怒,叫左右将褚遂良拉下去,褚遂良本意只是要挟,正在拉拉扯扯之际,内殿的帘子后面传出一个清脆的女声:“何不扑杀此僚!”这个人正是武则天。皇帝和大臣在殿廷里讨论事情,一个后宫的昭仪竟然跑来偷听并且态度强硬,就连唐高宗也感到很不自在。长孙无忌趁机保下了褚遂良,君臣再次不欢而散。

  此事一出,唐高宗想在小范围内解决立后问题的努力已经失败。第二天,武则天在殿廷里和前朝顾命大臣的争斗传得沸沸扬扬,另外两位宰相韩瑗和来济再次上表,痛哭流涕反对立武则天为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