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季以来,我市干旱少雨,浚县相当一部分农作物面临旱灾。为确保收成,近期许多村民开始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灌溉农田。在抗旱过程中,让白寺乡凌湖村村民想不到的是,50多年来他们一直用来灌溉农田的坝水变成了“毒水”,10多户农民的麦田用坝里的水浇过后,相续出现麦苗枯萎和枯死的现象。
1月9日上午,记者在凌湖村东南的一块麦田里看到,这里的麦苗与正常的麦苗明显不一样,叶子干枯。村民徐化民告诉记者,他用坝里的水浇过的10亩麦子全部枯死。
村民们所说的“坝”,位于凌湖村南濮鹤高速公路桥附近的一处洼地,上世纪50年代,凌湖、余洼、尹庄村联合修建了一条拦水坝,主要用来抗旱。濮鹤高速公路通车后,公路两侧的排水沟也通到了这里。村民们说,坝内的水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大坝相当于一个大蓄水池,平时三个村庄的村民都用坝内的水灌溉农田,面积达700多亩。今年天旱,坝里的水并不多。
凌湖村村支书朱彬说,一个月前,村里像徐化民这样用坝里的水浇地后麦苗出现枯萎、枯死的有10多家,后来浇过的麦苗目前还看不出异样,但难保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当时村民浇地用的是塑料管,管子漏水处的麦苗也枯死了,所以怀疑是坝里的水被污染了。”
徐化民说,由于坝里的水是雨水和地下水,平时跟泉水一样清澈见底。一个月前他浇地时,发现靠近高速公路的几个水塘里的水有些泛黑,他就把水泵挪到了靠近坝边的一个水塘中,当时并没有发现异常。
记者看到,水塘里的水的确有些发黑,塘底的泥巴泛白。沿一条浅沟向北可走到高速公路桥下,桥南侧的排水沟与这条沟汇合。由于长时间冲刷,排水沟在桥下留下一道痕迹。沟里没有水,沟底呈深褐色,沟内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也呈深褐色。记者抓起一把沟底的泥闻了闻,气味刺鼻。如果排水沟里流下来的是雨水,沟底不会是深褐色,气味也不会如此刺鼻。
村民王连说,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早上,他在高速公路附近看到一辆槽罐车停在公路边,当时他还听到了流水声。另一位村民则对记者说,有一次她看到水塘里的水呈白糊状。
村民岳崇路的妻子说,为了抗旱浇地,今年她家和另外几户村民集资在坝内开挖了一个水塘,自从村里的麦苗出现枯死现象后,她们几家便不敢再用水塘里的水浇地了,所以麦地至今也没浇,她家紧挨水塘的一片麦苗已经枯死了。
朱彬说,村里有不少人都看到过停在高速公路边的槽罐车向排水沟里排放不明液体,他曾向乡领导汇报过此事。去年11月29日起,村里安排专人在高速公路边看守,但一无所获。
事情发生后,浚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到现场看过。从事农技工作27年的孙本栋说,虽然用坝里的水浇过的部分麦苗目前还没有全部枯死,但麦苗已经停止生长。“如果到今年3月情况没有改变,麦子肯定绝收。”因此他推断是浇麦地的水出了问题。当时,孙本栋取了水样,但化验后发现,水的酸碱度基本正常。由于化验条件有限,无法检测出其他几项指标,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麦苗。
朱彬说,村里用坝水灌溉的麦田约有五六十亩,麦苗已经枯死的有20余亩。因为害怕浇死麦子,部分村民面对旱情日渐严重的麦地束手无策。据了解,坝周围的土地比较肥沃,距水源又近,以往麦收时每亩能收约500公斤小麦,秋季每亩能收650公斤左右玉米。这一季的麦子看来不行了,没有了收成,村民不知道今年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