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台前幕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周恩来在重庆》近期播出
源自儿时的记忆
安庆黄梅戏
《女人花》小花絮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人花》相关链接——
安庆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桐城县(现为桐城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桐城歌”或“黄梅歌”,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中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等。解放以后,人们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等。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等;平词是正本戏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