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电视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智慧之道
孝敬之道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08 年 2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丹《论语》感悟”系列之一
孝敬之道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那么,一个孝字为什么如此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孝道还适用吗?当儿女和父母发生矛盾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百善孝为先

  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是孝敬,什么是真正的孝,每个儿女都有自己的说法。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叫“论心不论记”,意思是不一定每个孝子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而是能够按照梦想把他的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父母,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来却是一件朴素的小事。

  很多学生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子游问孝就是其中之一。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很多人说能赡养父母就是孝,但动物皆有本心,犬马也知奉老,这能够叫做孝吗?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那就是只让父母做到衣食无忧,但心中没有深刻的尊敬不能叫做孝。中国人说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孝敬的关键是我们心中对父母的敬意。

  一次,宰我问孔子说,老师守丧三年,好像太长了。孔子就问他说,如果你服丧一年之后就吃精米白面,穿绫罗锦缎,觉得心安吗?宰我回答心安。孔子告诉宰我6个字:“今女安,则为之。”意思是你自己觉得心安就可以这么做,不必特别刻意。宰我走后,孔子感慨说,一个孩子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服丧三年有什么不对呢?

  ■舐犊之情深

  今天,人们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孝敬却不是一种本能,反过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本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从小就在一棵苹果树下玩耍,这棵树长得很高,硕果累累。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在树下睡觉,有时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上乱刻乱划,但大树从不埋怨。孩子渐渐长成少年,不再喜欢到树下玩耍,一次孩子回来,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孩子很冷漠,有点不耐烦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还要读书,需要学费。大树说,真对不起,我变不出玩具,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实都摘了去卖,这样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孩子听后很高兴,就把果子摘了,欢欢喜喜地走了。从此以后,除了摘果子的季节,孩子从不来看望大树。又过了一些年,孩子再回来时已经长成一个青年,大树则更加苍老。大树问孩子为什么不来玩儿,孩子说,我现在要安家立业了,连盖房子的钱还没有呢。大树说,孩子,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能盖房子了。孩子很高兴,他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后就离开了。又过了很多年,孩子再来的时候心事重重,原来他想去远洋,却没有乘风破浪的船。大树说,孩子,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就可以做船了。于是孩子砍断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又过了很多年,大树只剩下了快要枯死的树根,当年的孩子也已经年迈,再回到大树下,大树对他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孩子对大树说,我也老了,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像这棵大树一样,是无私的、全部的、永远的、不计回报的。于丹认为,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提携子女。

  美国有个小故事,一个男孩小时候落下了瘸腿的毛病,所以从小备受冷落。一天,他的父亲拿了一些小树苗回来,对儿女们说,你们每人拿一棵树苗,看谁种得最好,我就给他买礼物。小男孩由于备受冷落而自暴自弃,不去照顾自己的树苗,可是后来他却发现,自己的树苗长得特别快,树叶也特别鲜亮。他的父亲总是夸奖他,孩子受到了鼓励,也得到了父亲买的礼物,非常高兴。一天,小男孩想起书上说植物都是在半夜生长,就跑出来给小树浇水,他惊讶地发现,父亲正在树下一勺一勺地浇灌他的树苗,他突然明白,是父亲在每天夜里悄悄地为他照料这棵小树。看见这一幕后,这个孩子对生命的态度改变了,后来他没有成为植物学家,而是成为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注重孝道的原因。

  ■顺者谓之孝

  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与孤立的标准,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那么与其等到父母身故后再去尽孝,不如父母在的时候多做一分一毫。那么,对父母应该是什么态度呢?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作为儿女,如果与父母意见相左,可以选择柔和的方式进谏。于丹认为,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这个时候有的父母会听,有的父母还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见志不从,而这时孩子应该心存尊敬,可以有忧思和担心,但不要有很深的怨恨。

  儿女和父母之间无论在生活习惯还是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肯定有不同之处,发生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有时候儿女出于好心为父母做了一些事,而父母却非常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孝顺,顺者为孝。真正父母、儿女之间产生的冲突,并没有多少是关乎道德或家国大义的大是大非,绝大多数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孔子建议人们“又敬不违”,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敬他们所有的习惯。儿女对父母多一点懂得,多一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快乐的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

  ■莫等亲不待

  无论是劳而不怨,还是又敬不违,都是孔子关于孝道的准则,但孔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他有关孝道的全部准则,在现代社会中还能够适用吗?其实,《论语》里关于孝的很多描述不见得符合今天的标准,如《论语》里曾经提倡“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意思是在家里做了错事要隐瞒,这种态度在今天就不值得提倡。但有些道理对今天仍然适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游历天下,直到他父亲司马谈病重的时候才回来,接下父亲的史官之职。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写出传世巨著《史记》,不仅是对家国使命的担当,也有父亲司马谈的托付,这对他父亲可以说是最大的安慰。

  古圣先贤的很多教诲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回归,回到一个温暖朴素的地方。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人可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是一切源自于根系,所以很多东西要务本,本要是牢固,树就可以长得好,而孝在《论语》里,就是作为一种根本道德存在。

  今天的社会,父子与君臣对应的封建礼法已经不复存在,但孝并不过时,尽管社会制度在变,但孝是为人之本的理念却没有变。《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说法,有一句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记住的,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为人儿女者,都在心里问一句,父母哪天生日,年纪多大,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说得很准确。这就叫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还有机会孝敬;惧的是父母年事已高,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他们身边尽孝。可以说父母之年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惧大于喜,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而父母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那我们就是捶胸顿足,也追悔莫及了。

  本文素材由央视《百家讲坛》提供

3上一篇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