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台前幕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钱雁秋”版VS“高罗佩”版
走进传奇红岩
一碗鸡汤送“总理”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传奇红岩

  不久前,《周恩来在重庆》剧组再次回到了山城重庆,他们来到当年红岩村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旧址,缅怀周恩来的不朽功勋和人格魅力。记者也有幸随着他们的队伍,走进了周恩来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周恩来的办公室

  这是一幢外观很普通的灰色建筑,整个大楼一共三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一楼是公开的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二楼是秘密的南方局机关和南方局负责人以及中共代表的办公室兼卧室;三楼则是南方局和办事处的机要科以及秘密电台的所在。走上二楼向右转,可以看到当年周恩来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他的办公室非常狭小,只有10平方米上下,左边靠墙放着两个竹子做成的小书架和一张竹躺椅。一旁的办公桌前是一把普通的藤椅,桌上还摆放着他当年用过的文具。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屋子的另一端有几级台阶,通往一个小屋,里面的空间只够安放一张双人大床。而周恩来正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坚持工作。

  

  红岩墓里葬英魂

  红岩山沟的深处满目青翠、十分幽静。顺着阶梯向上走去,突然发现一块人工挖掘出来的、约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平坝。平坝中央的石基地上安放着一个用汉白玉雕凿成的圆形花环,平坝后面是一扇约七八米长的弧形红色石壁。整个墓体坐西向东,望出去十分开阔。花环后面是一座用汉白玉大理石砌成的墓室,墓室正面的汉白玉大理石上镌刻着四个大字:红岩公墓。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南方局、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在重庆8年多的艰苦历程中先后有10余位同志和家属不幸逝世。其中有周恩来的父亲和邓颖超的母亲,当时均安葬于小龙坎伏园寺划出的一块墓地里。1958年,周恩来派童小鹏回重庆,取出这些同志的遗骨火化,就近竖碑集体深葬。后因20世纪70年代襄渝铁路工程使该深葬处逐渐成为水田,所竖石碑几乎被淹没。198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其骨灰集体移往红岩,建造成了红岩公墓。如今站在这里,抬头可以看到办事处大楼的旧址,俯首望去,则是一片静谧的风光,三三两两的学生和游人正在四处参观。

  

  处处小心防特务

  当年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所在地表面虽然是一片花木繁茂,远离喧嚣之地,实际上却是暗流汹涌,危机四伏。为了监视周恩来等人的行动,破坏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正常工作,国民党政府在附近安插了很多特务。站在办事处的旧址上可以看到,在院子的一侧有一座石牌坊,下面是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往山下。过去,这个石牌坊的左右就是特务们的据点,他们总是化装成小商贩或者修鞋的工匠,在这里监视着办事处里进出的人员。在办事处旧址二楼的墙上,记者发现了一个老式的电铃,这是专门用来防范特务的。电铃的开关设在一楼,一旦发现有特务出没或者紧急情况,一楼负责警戒的同志就会踩下开关,二楼的工作人员听到铃声,就会立刻采取防范措施。在一楼楼梯的拐角处还有一个低矮的小门,它的后面并不是一个房间,而是一条特殊的通道。当年为了避开对面山上特务的监视,地下党的同志到南方局汇报工作,进入传达室后,就从这个小门由传达室直接上到二楼,工作结束后又从这里下到传达室出去,由此避过特务们的耳目。  (王茂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