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窑都是青瓷,仅从颜色就可以辨识。从科学上讲,五大名窑中的钧窑也属青瓷,但却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钧窑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五彩珍瓷。而五大名窑中,排名靠后的定窑则与其他四窑不同,是五大名窑中仅有的白瓷。
蚓走泥纹钧窑瓷
钧窑烧造于宋金元时期,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上世纪30年代,钧窑窑址被发现,大量外国人抢购残片,当时有“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之说。关于钧窑的确切年代,有学者认为,钧窑始于钧州,北宋没有,钧州在明代的时候改名禹州(今河南省),沿用至今。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是一本非常完备的古董专业书。但其中没有提到钧窑,所以还有人认为,钧窑明代才开始烧造。随着近些年来大量钧窑的出土,为钧窑的生产年代提供了大量证据,钧窑产生的年代不是金,不是元,更不是明代,而是北宋宋徽宗时期。
钧窑属乳浊釉,优点是遮盖力强,能够把胎土彻底遮盖,弱点在于对胎的要求不高。钧窑对中国陶瓷史的最大贡献是以铜为呈色剂,这一贡献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是辉煌的。
当时的钧州出产孔雀石,孔雀石中含有大量的铜,所以用孔雀石做呈色剂,使钧窑在高温下呈现出了鲜艳的红色。
钧窑属窑变系瓷器,所谓窑变,指进窑后在烧造中才有的变化,不可控制,所以叫“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民国以前,宋钧鉴定有绝对特征,这种特征被喻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的釉不仅厚而且黏稠,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乎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地方被釉填平,形成雨过天晴后蚯蚓爬过湿地的痕迹,因此被文人喻为“蚯蚓走泥纹”。
官钧瓷器中,很多都底刻数字,从一到十都有出现。有人认为,数字与瓷器大小有关,编号越大,个头越小,但后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钧瓷都是按照此规律来的。还有人认为红色调是单数,蓝色调是双数,但也没有得到确认。
一枝独秀定白瓷
五大名窑最后一窑是定窑,定窑虽然排名靠后,但从烧造年代来看,北宋晚期,汝、官、哥、钧几窑才开始烧造,而定窑却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烧造。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曲阳是石刻之乡,盛产汉白玉,雕刻手艺的代代相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影响到了定窑,因此定窑带有刻工。
定窑釉面很薄,所以可以用刀来雕刻,体现纹饰之美。南宋时期,定窑开始出现模制,从而提高了生产量。定窑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明代《五杂俎》一书中写道:“柴窑之外,定、汝、官、哥,皆宋器也。”其中定窑仅排在柴窑之后。宋代烧造白瓷比烧造青瓷难度高,这是去掉杂质让瓷器呈现白色的过程,所以定窑的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白色,而是牙白色。
定窑是底刻“官”字最多的瓷器,表示由官方制造,但大都在北宋前期。1969年,河北省定县有两处塔基出土了大量宋代白瓷,塔基年限在宋代初年,这表明宋代早期都使用白瓷作为官窑瓷器。宫廷中的定窑不仅仅是白色,根据颜色,后人将不同颜色的定窑命名为红定、墨定、绿定等。
宋代,红定极为珍贵,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记载了一个故事。北宋仁宗非常俭朴,一日他在宠妃张贵妃屋里看到一件定州红瓷,就问是从哪里得来的。张贵妃回答是大臣王拱辰所赠。仁宗大怒,说:“我经常告诉你不要接受大臣的馈送,为什么不听呢?”说完,仁宗当场打碎了瓷器,为此张贵妃愧疚了很长时间。
官民窑系鼎足立
总结宋代的五大名窑:
第一,五大名窑这一说法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其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是官方的记载。
第二,柴窑至今没有发现窑址,又无可信的实物,故今天五大名窑里没有柴窑。
第三,北宋官窑、哥窑至今没有发现窑址,但都有实物存于世上。
第四,汝窑、钧窑、定窑窑址先后被发现,传承的关系非常明确,没有争议。
宋代的审美观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宋代的宫廷审美,由于宋徽宗个人的喜好,青瓷内敛、温厚、宁静、含蓄的陶瓷美学注重的是精神至上。而民间审美则与官方不同,更加注重纹饰,强调世俗的感受。宫廷与民间的两种审美,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宋代陶瓷美学。
本文素材由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