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杨柳在水池边、小河岸随处可见,掐下一段叶尖放进嘴里,有一丝苦涩。正是这苦味,让几个世纪前的人想到它可能具有的用途,最后通过实验,发现并制成100年来应用不衰的阿司匹林。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1763年4月25日,英国牛津郡牧师爱德华·斯通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他应用柳树皮治疗热病的情况。两年后,他的实验报告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后来,其他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苷,并制出水杨酸钠,再次证明了它的退热、止痛、消炎作用。
从此,水杨酸钠就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苦,而且人服用后会感到胃十分不舒服。1897年,在拜耳公司工作的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为他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父亲改造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拜耳公司于1899年2月以“阿司匹林”(Aspirin)的名字给此药注册。
阿司匹林最初的使用和推广,没有做多少广告。拜耳公司起初只是免费将它提供给医生使用。由于它效果好,立刻受到患者的欢迎。
近年来,除了解热镇痛消炎等药效,阿司匹林还被发现具有抗血小板过度凝集作用,1982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988年,美国两万多名医师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使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44%,掀开了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脑梗死的新篇章。由于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价格,1985年,时任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长的玛格丽特·赫克勒向媒体宣布“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身体素质”。2007年,美国预防学会将阿司匹林、儿童免疫接种和戒烟并列为目前最有效的三种预防医学措施。因此,在新药不断涌现、老药逐渐被淘汰的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被用得最多的药物。1994年,全世界消耗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片、胶囊、栓剂等多达362.5亿颗,总重量高达1.16万吨。1997年,全世界此类药品产量增加到5万吨,如果做成500毫克的片剂排列起来至少有100万公里,可以在地球和月球间走一个来回。
阿司匹林的神奇还不止于此,1988年澳大利亚的G.Kune教授根据研究结果第一次提出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2007年,一项针对近8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随访长达24年的研究再次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正如西班牙著名哲学家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在他的专著《阿司匹林的时代》中所说,阿司匹林是“文明带给人类的恩惠”。
(藏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