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献爱心,我们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一些“大手笔”,比如说明星慈善活动。似乎只有动辄上百万元的捐款才是值得世人褒奖称颂的,才是真正的爱心行动。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一点一滴地向社会奉献着爱心,对于他们来说,献爱心已经成了一种生活状态。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爱心无大小,献爱心不必拘于金钱的数额。
山城区火车站小学的学生们就用在课余时间当“破烂王”的方式坚持着他们的爱心行动(详见本报3月26日《捡回废品卖钱,帮助贫困同学》),诠释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
人与人之间需要关爱,不仅大关爱值得发扬,小关爱一样可以温暖人心。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坐拥万贯家财,因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动辄拿出上百万元的捐款;另一方面,社会也并不是仅仅依靠少数人“大手笔”式的爱心就可以温暖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小关爱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很多时候“大手笔”式的爱心也难以兼顾天下,从而对于某些需求者来说也就成了“远水难解近渴”。这时候,小关爱便可以发挥它的就近优势。而且,善不怕小,积累多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不亚于大善。
爱心无大小,因而不要用“我不富有”或是“我没有那么高尚”作为冷漠的借口。小学生可以通过捡废品建起一个“爱心基金”,我们有什么理由做得更差呢?做总比不做好。“往前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