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核
小说是相对正史而言的。正史,如《史记》、《汉书》等都是由史官来撰写、官方刊刻的历史典籍。而由民间撰写、记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典籍就是小说。所以小说也被称为外史、野史、稗史,从这一特点来说,小说也是历史典籍的一种。因此,四大名著在本质上也是如此,“史”为其核心。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为《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时期,全书一百二十回,作者罗贯中,作品重点描写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区别是什么呢?
正史记录的是帝王将相治国安邦的文治武功以及他们的嘉言懿行。而小说讲究趣味性,描写的是有人情味的细节。最早的小说篇幅简短,只记一人一事,南朝时的《世说新语》就是专门记述当时名士子弟的琐碎事情的。
《三国演义》是在正史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将历史转化为文学,从而达到深入普通民众,普及历史与文化知识的目的。它来源于历史,却又区别于历史。它有历史的影子,但却更多地体现在文学创作上。
兵不厌诈
在文学艺术成就上,《三国演义》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许多方面的高峰,比如结构宏大复杂,把握十分准确;比如擅长描写战争;比如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十分传神等等。但是,《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它真正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呢?
《三国演义》中虽然对武艺的描写极具铺张之能,但这只是表面,其更深一层描写的是军事策略、国家谋略。所谓“兵不厌诈”,无论诸葛亮,还是周瑜,一旦面对国家的成败之争,必定费尽心机以谋略取胜,在书中就是“斗智”,而《三国演义》想表达的就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谋略之争。
《三国演义》里蕴含着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三才主义”。所谓“才”不是吟诗作赋、才子佳人,而是抱负、志向以及才华。天有天才,即是风雷云雨;地有地才,即是山川物产;人为万物之灵,是天地之心。如果只有天、地,而没有人的作为,文化就谈不上产生和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人才。
《三国演义》中,曹操占据中原是得天时;孙权盘踞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地盘广大,是得地利;刘备一无所有,在两股势力的夹缝中偏安西南一隅,与魏、吴鼎足而立,是因为他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得了人和。
白璧微瑕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绝不是偶然,它以独特的对道德、理想、政治理念的阐述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以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丰富生动的人物成就了长篇历史演义的最高峰,但即使是这样一座文学“高峰”,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三国演义》也有缺点。首先,《三国演义》是民间流传故事的积累,它有别于作家的创作,没有明确的作者。直到后来罗贯中将民间相传的故事进行了整理、润色才有了现在的《三国演义》。不过在整理中,为了符合正史的记载,他以《资治通鉴》的编年为标准,将故事中不符合史实的细节进行了删除,这样就减少了艺术趣味性。
后来在清代康熙年间,毛宗岗也做了类似工作,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历史的认识,对《三国演义》进行了二次的增、删、改,这使得《三国演义》再次靠向了正史。其次,在周汝昌看来《三国演义》只着重将视角落在帝王将相的身上,缺少对当时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关注与描述。这样的文学作品忽略了在群雄割据时,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的表现,这也是《三国演义》缺点之一。
本文素材由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