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诺尔谜影
关于达里诺尔湖
达里诺尔湖,位于贡格尔草原西南部,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总储水量约在16亿立方米左右。蒙志刚拍摄水中不明生物的岗更湖是达里诺尔湖的姐妹湖,两湖之间有河道相连,在达里诺尔湖周围遍布许多火山口,这一切与那个神秘的不明生物有着怎样的联系?
猜测一:地震所致
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的火山群是我国东北九大火山群之一,也是中国九大火山群中规模最大的。大约千万年前,这个火山群的喷发造成了达里诺尔湖盆的相对下陷,所以达里诺尔湖实际上是火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湖。
据记载,从1982年到2004年,在克什克腾旗境内发生里氏3.0级~里氏4.4级地震共计16次,之所以该地区会发生如此频繁的地震,与其地质构造有关,因为在赤峰有一条西起达里诺尔湖、东到通辽地区的断裂构造带。
两年前的8月,在距离达里诺尔湖200多公里的地方就发生过里氏5.9级地震,那次地震不但对建筑物有破坏,对周围小的湖泊也有影响。那时在达里诺尔湖地区,有的渔民曾经在晚间听到过异常的响声,并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过远处突然翻滚的水浪。
对此,地震局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有人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恰好在湖边,就有可能看到平静的水面突然水浪翻滚的现象,如果湖底与地壳相通还可能有喷水柱的情况。但在蒙志刚拍摄到不明水生物前后的那段时间,当地并没有发生地震,所以这次拍摄到的不明水生物与地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猜测二:湖底水怪
据《元史·顺帝本纪》记载,公元1368年,元顺帝在明军的进逼下撤出元大都,北走应昌(今克什克腾旗所在地),1370年病故于应昌。顺帝子继位,改元宣光,史称北元,应昌从此成为北元都城。
元顺帝曾造了一艘大龙舟,整日在达里诺尔湖上吃喝玩乐。他还创造了《十六天魔舞》。有这样的说法,一天,元顺帝正在湖上游耍嬉戏,忽然,昏天黑地,湖面狂风大作,波涛翻滚,龙舟摇晃欲倾覆,元顺帝仓皇逃回应昌。
原来当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到达里诺尔湖巡视,湖中一条硕大的鲫鱼精向太祖示威,扇起巨大的翅子遮蔽了太阳。太祖大怒:“一条臭鲫瓜子(当地人对鲫鱼的称呼),能翻起多大的风浪。”瞬间,鲫鱼精不见了,退入湖里。这是在达里诺尔湖地区广为流传的故事。
达里诺尔湖所在的赤峰地区,自然环境非常特殊,它正好处在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这个地方从地质地貌上来说,既有山地,又有高原,还有河谷盆地和低山丘陵,正是因为环境的多样性,也为自然界里奇特生物的存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达里诺尔湖边的砧子山上有几十幅岩画,其中就有似兽非兽、似鱼非鱼的神秘岩画图形。这些是否预示着湖中除了鱼类以外还有别的生物?
根据砧子山的岩画构造特征,可以初步确定岩画应该是契丹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但岩画中并没有较大型水生物的记载,砧子山岩画上的那些奇怪的图案很可能是残缺的动物的局部。
猜测三:鱼群洄游
达里诺尔湖形成的历史时间比较长,大约形成于100多万年前,现在其水质属于苏打型半咸水,水的透明度非常低,只能看到30厘米到60厘米之间。
从达里诺尔湖周围的地势来看,这是一个被完全封闭的内陆湖,湖盆里不断聚集的盐碱没有排泄的途径,在降水量只有二三百毫米的气候环境下,强烈的蒸发会使湖水中的盐碱度逐渐升高,直到不适合任何生命的存活。
由于地势封闭,达里诺尔的湖水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盐碱,目前,湖水中盐的含量是5%。,而碱,也就是碳酸钠的含量已经高达17%。,研究证实,当湖水中的碱含量达到15%。的时候,水中就不再适合任何鱼类的生存了。最不可思议的是,一种叫瓦氏雅罗鱼的纯粹的淡水鱼,却能生存在碱水湖里。
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是一种杂食、偏肉食、以食浮游动植物为主的生物,水质要求是淡水,但是达里诺尔湖的华子鱼却很特殊——具有抗盐碱性。
虽然华子鱼在高盐碱的环境下生存,但并没有发现它的形状发生多大改变,达里诺尔湖的华子鱼的繁衍仍需在淡水中进行,因此每年四月底到五月上旬,华子鱼都要从达里诺尔湖向淡水中洄游产卵、孵化。
瓦氏雅罗鱼在洄游中是不顾一切的,而洄游的河流之一就是连接达里诺尔湖和岗更湖的一条叫沙里河的河流,巨大的鱼群洄游有可能会引发人们的错觉。
在洄游过程中,华子鱼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会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洄游鱼群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花,但是这与蒙志刚拍摄影像的季节不一致,一个在8月,一个在5月前后。
猜测四:大型鱼类
在达里诺尔湖区,一些渔民曾有过捕捉较大鱼类的经历,在当地的展厅里还有100厘米以上的鱼类标本。原来由于湖水面积很大,鱼的生长期比较长,因此体型就会比较大,但这些鱼类并不常见。
这样看来,蒙志刚拍摄到的非常有可能是湖中的一条大鱼,只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平时活跃于湖中很难被人见到。体形较大的鱼浮上水面,远远看上去黑糊糊的,似鱼非鱼、似船非船,于是就被误认为是湖怪之类的东西了。
本文素材由央视《走近科学》栏目提供